卡達提議向敘利亞派遣部隊

時間:2012-01-16 14:24   來源:人民網

  卡達埃米爾(國家元首)哈馬德有關支援向敘利亞派遣阿拉伯部隊的言論成為1月15日出版的各大阿拉伯媒體的主要話題。此間輿論認為,哈馬德的提議既有擴大本國在阿拉伯事務中影響力的考慮,也可能會使原本就十分複雜的敘利亞局勢更加撲朔迷離。

  “派部隊阻止殺戮”

  哈馬德14日在接受美國哥倫比亞電視臺採訪時説,他支援向敘利亞派遣阿拉伯國家的部隊,強調“如果這樣的部隊是用來阻止敘利亞境內正在發生的殺戮,那麼,卡達不持任何反對立場”,“一些部隊應該去(敘利亞)阻止屠殺。”

  埃及《消息報》15日在報道這一消息時評論説,哈馬德是第一位公開表示應該向敘利亞派遣阿拉伯部隊的阿拉伯國家領導人。卡達在敘利亞問題上一向比較強硬,對發生在敘利亞的一切“看不慣”,而且“非常氣憤”。據“阿拉伯新聞網”當天報道,卡達副首相兼外交大臣哈馬德此前已數次強調説,阿拉伯國家聯盟(阿盟)赴敘利亞觀察團“沒有經驗”,“不會觀察”,需要接受聯合國的培訓。哈馬德還指出,自阿盟觀察團進駐敘利亞之後,那裏的局勢不但沒有平靜,反而進一步惡化,已有400多人在觀察團到達敘利亞後被打死,因此,有必要採取措施加以制止。《消息報》評論説,現在卡達埃米爾所説的支援向敘利亞派遣部隊,就是所謂的措施之一,這符合卡達在敘利亞問題上的一貫立場。

  提議引起不同反應

  一些中東媒體認為,哈馬德所謂向敘利亞派遣阿拉伯部隊的説法,可能是意在向敘利亞施加壓力,迫使敘利亞做出讓步。不過也有媒體認為,敘利亞是一個根本不可能被嚇倒的國家,對此,哈馬德也心知肚明,所以,他的講話可能是在為下一步派遣部隊製造聲勢。

  阿拉伯語的“伊拉伕”網站15日發表評論認為,哈馬德擬向敘利亞派兵的提議,表達的可能並不僅僅是卡達的聲音,某種程度上也代表了海灣國家共同的看法。雖然未必都同意向敘利亞派兵,但對敘政府已經感到失望卻是海灣各國的共識。

  不過,哈馬德的提議也引起了阿拉伯國家的爭議。阿爾及利亞等國一些媒體就反對向敘利亞派遣部隊,稱這不僅於事無補,還將使事態更加棘手和複雜。另一些國家的媒體和學者則支援派兵。埃及《金字塔報》國際部主任穆罕默德阿明早在哈馬德提出派兵提議之前,就在接受採訪時直言不諱地告訴本報記者,如果敘利亞局勢再亂下去,即使沒有西方勢力的軍事干預,阿拉伯國家的部隊也會開進敘利亞,以制止那裏的流血衝突。

  “半島之盾”恐自身難保

  中東媒體普遍認為,如果阿盟向敘利亞派遣部隊,很可能將是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海合會)的聯合防禦部隊“半島之盾”,因為阿盟沒有成建制的集體武裝力量,而各國分別向敘利亞派兵則困難重重。

  組建於1985年的海灣國家“半島之盾”部隊有聯合指揮部,經逐步擴充,現有軍力近3萬人,並在沙特建立了永久性軍營。在去年3月巴林局勢動蕩時,“半島之盾”部隊開進巴林首都麥納麥,成功平息了那裏的騷亂,成為“半島之盾”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成員國之間跨界行動。

  不過,有中東媒體認為,“半島之盾”雖然是清一色的美式先進武器,但戰鬥力平平,維持海合會成員國之間的治安和局部安全還可以,但不可能與龐大的敘軍對壘。如果真的開赴敘利亞,不僅起不到保護平民的作用,還可能被敘利亞軍隊收拾掉。因此,“中東線上”等一些媒體認為,倘若真的走到阿盟向敘利亞派兵這一步,接下來美國等西方國家的部隊就會接踵而至。

  “阿拉伯新聞網”15日報道説,美國剛剛決定向科威特增派1.5萬名兵力,包括兩個作戰旅和一個武裝直升機打擊編隊。報道説,美國的增兵舉動頗耐人尋味,一是為了應對伊朗局勢的可能性變化,同時恐怕也與擬議中的阿盟向敘利亞派兵有一定的內在關聯性。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