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不會輕易成為第二個利比亞

時間:2011-12-09 10:53   來源:中國青年報

  近日以色列軍方消息説,敘利亞12月4日在其東北部試射了射程達300公里的“飛毛腿”導彈,導彈落在敘利亞與伊拉克接壤的邊境地區。敘利亞軍方8日證實了該消息,稱一支裝甲部隊在境內進行了多枚導彈的實彈發射演習,並且全部精確擊中目標。

  而不久前,美俄兩國的航母也已駛入敘利亞鄰近海域,敘利亞周邊的以色列、約旦和土耳其3國軍隊都已宣佈進入戰備狀態。隨著利比亞大局已定,各方焦點開始轉向局勢仍在惡化的敘利亞,利比亞戰爭的模式是否會在敘利亞重演,備受人們關注。

  在敘利亞重演“利比亞模式”時機尚未成熟

  巴沙爾政權很多方面與已經倒掉的卡扎菲政權處境相似:一是敘利亞也是西方世界的眼中釘,曾經與利比亞同被美國列為“邪惡軸心”和“流氓國家”,尤其是敘利亞堅定站在伊朗一邊,由此令試圖獨霸中東的美國耿耿於懷。二是目前敘利亞政局日趨動蕩,為西方干預提供良機。敘利亞過去多年實行鐵腕統治,國家政局一直十分穩定。而當前“中東波”持續發酵,並在敘利亞産生“共振效應”。

  諸多的相似之處讓人們認為西方國家很可能會沿用對付利比亞的方式來解決敘利亞問題,但是深入分析“利比亞模式”需要的幾個必要的先決條件就可看出,重演“利比亞模式”的時機尚未成熟。

  首先是將反對派整合在一起,建立全國性的反對派武裝,以方便外部力量給予全面的支援。目前,敘利亞反對派武裝還無力與政府軍抗衡,只能在土耳其等與敘利亞相鄰的國家暫時棲身。反觀當時的利比亞,利比亞反對派武裝由民主化支援者、利比亞王室後人、部落領袖、宗教極端主義者四部分組成。雖然反對派武裝人員缺乏軍事訓練,並且武器裝備相比于政府軍也處於劣勢,但總體來説還是具有一定的戰鬥意志。開戰之初,反對派就將佔領幾個石油重鎮作為首要目標。當遭到政府軍的反擊之後,反對派武裝並沒有憑藉劣勢武器堅守孤城,而是選擇了立即撤離以保存有生力量。在北約介入利比亞戰爭之後,反對派武裝實力不斷增強並逐漸佔據上風。隨後,反對派沒有安於現狀,而是積極組織人員和武器對政府軍發動反擊,最終取得勝利。

  第二步則是取得聯合國進行干預的授權。美歐很難獲得武力攻打敘利亞的藉口。這一點從中俄否決美歐提出的對敘利亞制裁方案可知。由於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俄羅斯、中國的堅決反對,因而安理會無法通過任何可能導致美國、法國、阿盟、土耳其等軍事干預敘利亞的聯合國決議。而當時的利比亞形勢則不同,聯合國通過了設立禁飛區的決議,為歐美武力攻打利比亞提供了藉口。

  利比亞與敘利亞軍隊實力差異大,決定了西方國家不會輕易出兵敘利亞

  西方逼迫巴沙爾下臺的決心已定,外部干預的可能性正變得越來越大。但敘利亞的情況非常複雜,且其手中握有作戰利器,西方要想啃下這塊硬骨頭,並不是那麼容易。

  敘利亞能夠在戰亂的中東立足,完全得益於本國的軍事實力。敘利亞儘管在與以色列的較量中敗多勝少,但仍被後者視為不可輕視的勁敵。目前,由阿拉維派主導的統治集團沒有瓦解和分裂的跡象,而敘利亞軍隊的綜合實力又優於利比亞軍隊,一旦面對西方的軍事干預,其抵抗的程度勢必會強于卡扎菲。

  在北約對利比亞實施軍事打擊之前,陸軍是利比亞軍隊中規模最大的軍種,常備兵力為3.5萬人。主戰重裝備以蘇制武器為主,擁有坦克2210輛,至少2483輛裝甲車和步兵戰車,各型火炮和自行火炮1882門以上,此外還有“塞子”、“米蘭”、“耐火箱”等反坦克導彈共約3000枚。而敘利亞的軍事力量遠在利比亞之上。據悉,敘利亞擁有繼埃及和伊拉克之後阿拉伯世界第三大軍事力量。該國還擁有移動式對空防禦武器以及令西方生畏的芥子氣、沙林等化學武器。敘利亞陸軍的司令部位於大馬士革,這個司令部統領3個軍、精銳的共和國衛隊以及兩個獨立炮兵旅、兩個獨立反坦克旅和1個獨立坦克團。以色列估計敘利亞陸軍現役的軍人超過30萬人,而一旦發生戰爭,敘利亞能夠動員170萬受過訓練的平民加入陸軍服役。敘利亞還有約30萬人的預備隊,這些預備隊足夠編成兩個摩托化師、12個步兵旅和其他一些特種作戰單位。

  實際上,敘利亞軍隊還有一支很重要的力量,它就是幾年前在美國的巨大壓力下從黎巴嫩的貝卡谷地撤回國內的部隊,這支軍隊實際上長期保持一級戰備的狀態,之前和以色列還有過實戰的經驗。之所以巴沙爾政府能穩得住,之所以巴沙爾政府現在還有底氣,和他對這支軍隊的充分信任是分不開的。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