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仍難逃一戰

時間:2011-12-08 11:22   來源:中國青年報

  美國國務卿希拉裏克林頓6日會見敘利亞反對派時強調:“必須推翻阿薩德!”

  當天,上月被召回國的美國駐敘利亞大使羅伯特福特重返大馬士革。

  北約軍事干預敘利亞的警報是否解除?美國要如何協助敘利亞反對派推翻現政權?美國對敘局勢的種種動作正向外界傳達著複雜的資訊。

  美國巨掌攪亂敘利亞政局

  福特是以“人身安全受到威脅”為由被美國國務院于10月24日召回華盛頓的。自3月中旬敘利亞爆發反政府示威活動以來,福特曾多次前往一些地方與反對派接觸,引起敘利亞政府不滿,同時招致部分敘利亞民眾圍攻。福特被召回後,敘利亞政府也宣佈召回本國駐美國大使。

  隨後敘利亞緊張局勢迅速升級。

  11月18日,希拉裏在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節目中預言敘利亞可能爆發內戰。

  11月21日,美國推遲了駐敘利亞大使福特返回大馬士革。

  11月23日,美國駐敘利亞大使館敦促美國公民“立即”撤離。

  11月24日,美國海軍“喬治布希”號核動力航空母艦從霍爾木茲海峽附近駛往敘利亞近海一帶遊弋。

  同時,法國建議在敘設立“安全區”,並就此尋求美國、聯合國和阿盟的支援。

  種種連串動作,與年初北約軍事干涉利比亞時的情形驚人地相似。

  種種跡象表明,西方對敘利亞展開“人道主義干預”已經不再是空談。

  敘利亞畢竟不是利比亞

  不過,從近兩天的形勢發展來看,敘利亞戰爭的引信似乎正在被拆除:敘外長5日晚致信阿盟秘書長,對阿盟派遣觀察員的要求作出了積極回應,稱在維護敘國家利益和主權的基礎上,敘和阿盟就派觀察員問題達成了一定的共識。6日,美國即宣佈福特重返敘利亞。

  美國國內不少專家認為,西方直接在敘利亞實施類似利比亞的軍事干預行動並不明智,因為兩國的局勢有著本質的區別。

  首先,敘利亞位於中東的“心臟地帶”,牽一髮而動全身。

  敘利亞周邊有以色列、伊拉克、沙特、伊朗、土耳其、埃及等各大勢力,從地緣政治的角度看十分敏感。而且在中東動蕩和美國的“威脅”面前,敘利亞與伊朗已經結成了更為緊密的聯盟,敘利亞與黎巴嫩真主黨之間又有千絲萬縷的聯繫。一旦捅了敘利亞這個馬蜂窩,中東可能會面臨新的全面戰爭,而且規模、走向、結果皆不可測。

  其次,與利比亞不同,敘利亞是俄羅斯的傳統盟友。

  俄羅斯在敘利亞塔爾圖斯港有海軍基地,敘利亞的大部分精良武器都來自俄羅斯。此次美國-北約軍事威懾敘利亞,俄羅斯明確採取了非常強硬的回應態度:3艘俄羅斯軍艦于11月21日抵達塔爾圖斯海軍基地,俄羅斯唯一一艘現役航母“庫茲涅佐夫”號也于12月6日啟程前往地中海。俄軍方稱,航母編隊還包括“恰巴年科海軍上將”號反潛艦、一艘拖船以及3艘油船。它們將在地中海“舉行國際海軍訓練演習”。

  第三,中俄兩個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堅決反對外部勢力武裝干涉敘利亞。當初支援對利比亞干預的阿盟,現在對於武力干預敘利亞也持謹慎態度。因此,西方勢力要對敘動武,缺少國際法理支援和國際社會認同。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