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為何要駐軍澳大利亞

時間:2011-11-23 11:28   來源:北京日報

美國與澳大利亞舉行聯合巷戰演習

  新聞背景

  11月16日,正在澳大利亞訪問的美國總統奧巴馬宣佈,美國將從明年起在澳大利亞達爾文港部署一個連的海軍陸戰隊。奧巴馬聲稱,這一軍事部署將促進美澳軍事同盟關係,使得雙方軍事合作持續升溫。

  5年內美駐軍增至2500人

  根據美澳簽署的軍事合作新協議,美國將擴大在澳大利亞的軍事存在,提升美國對澳北部基地的使用許可權,在那裏部署更多的美軍士兵和設備。明年,約250名美國海軍陸戰隊隊員將首批派駐澳大利亞北部港口城市達爾文。到2016年,駐軍將增加至2500人。

  達爾文港位於澳洲大陸北端,距印度尼西亞只有幾百公里,距中國南海約2000公里。由於二戰中日軍戰機在此地投下了比美國珍珠港更多的炸彈,這裡被稱為“澳大利亞的珍珠港”。這將為美國海軍打通一條通往東亞和印度洋的海上通道。

  根據協議,每年旱季,美國海軍陸戰隊隊員將在澳大利亞北部的三處訓練區域進行演練。另外,美軍將有更多的戰艦和戰機,其中包括B-52遠端戰略轟炸機,可以從澳大利亞軍事基地出發執行任務。

  據《澳大利亞人報》披露,美國空軍在澳大利亞的擴充軍備計劃將包括B-52遠端戰略轟炸機、F/A-18戰鬥攻擊機、C-17運輸機以及空中加油機等,它們將駐紮位於澳北部的澳大利亞皇家空軍廷達基地;海軍方面,預計有更多的美軍戰艦將使用位於珀斯市南部的斯德林海軍基地。

  看中多處駐澳軍事基地

  澳大利亞在國內有不少軍事基地。其中,陸軍有39個基地,空軍18個,海軍14個。據《雪梨先驅晨報》透露,美國看中的澳大利亞大型基地至少有5處,它們分別是位於澳大利亞西北角的霍爾特海軍通信站、達爾文市的庫納瓦拉海軍基地、西澳大利亞州的斯特林海軍基地、昆士蘭州湯斯維爾市的拉瓦拉克陸軍基地和澳北部的布拉德肖野外訓練場。

  《雪梨先驅晨報》稱,美國看中的基地均是澳大利亞西部和北部地區的要塞,這裡直接面向印度洋和太平洋,與亞洲最為接近,成為兩國軍事共用的首選。

  比如霍爾特海軍通信站,是美軍太平洋戰區戰略導彈潛艇的主要通信站之一;庫納瓦拉海軍基地則是距離東南亞地區最近的港口;斯特林海軍基地面向印度洋方向,澳大利亞正準備在這裡建設新的潛艇基地;拉瓦拉克陸軍基地是澳大利亞第二大陸軍基地,澳大利亞派往伊拉克參戰的士兵均從這裡出發;布拉德肖野外訓練場則是澳陸軍的訓練場所,場內修建了一條專門供C-17“環球霸王”戰略運輸機起降的跑道,供美軍使用。

  核動力艦船停泊澳港口

  雖然雙方的協議中並沒有涉及批准美國在澳部署核武器的內容,但美國的核動力艦船將獲准停駐。此外,協議也不包括美國在澳大利亞建立永久性基地的內容。美國目前在澳大利亞的唯一軍事基地是位於中部艾麗斯泉附近的鬆口聯合情報和通訊站。

  其實,早在奧巴馬訪問澳大利亞之前,美澳雙方就已經顯示出加強協調彼此軍事行動的動向。澳大利亞國防部長史密斯今年夏天稱,美澳將增加聯合演習、聯合訓練和聯合行動,今後將會有越來越多的澳大利亞軍艦、戰機和軍人從其他地區調往澳大利亞西北部地區。分析人士稱,美軍表示要派士兵駐紮到澳大利亞北部,澳大利亞本身也在加強西北部兵力的調整部署,這説明澳大利亞基本確定了一個方針:那就是在軍事部署上要跟美國一致,隨美國而動。

  據悉,澳大利亞已經就這一新的安全協議向中國、印尼、紐西蘭和印度直接進行了通報,而美國則向日韓兩國做了簡報。

  將加強第二島鏈控制力

  外媒分析稱,美國對澳大利亞感興趣的原因之一是加強對第二島鏈的控制。

  日本《外交學者》雜誌網站分析稱,在過去的20年,中國累積了強大的精確制導武器打擊能力,擁有的遠端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具備從海、陸、空發射的能力。一旦開戰,美國在第一島鏈包括日本、韓國甚至關島的基地,都在中國導彈的威脅範圍內,它們不再是美國發動進攻的可靠基地。並且,東南亞國家也無法取而代之,它們也在中國導彈的射程範圍內。

  美國軍事規劃者認識到,澳大利亞作為潛在補給站的地位能夠彌補美國在東北亞失去的優勢,然而澳大利亞在中國的打擊範圍以外,能夠作為戰爭避難所。同時,通過阻斷中國的海上能力,美國可以維持自己在西太平洋地區的海上控制能力和威懾力。

  同時,五角大樓還認為,事實證明,中國海軍先進艦艇的服役,使其已經能夠突破第一島鏈進入太平洋。

  新美國安全中心亞太安全項目高級主任帕特裏克克羅寧表示,美澳此次拓展防務合作,“其政治目標是向澳大利亞及整個亞太地區發出信號,美國決心在未來幾十年內維持作為一個太平洋大國的存在。”“其軍事目標是為澳美聯合行動及日益多邊的軍事演練等找到最遙遠和最安全的地方。”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