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庫熱點新聞追蹤:反恐改變思維是關鍵

時間:2015-11-25 11:01   來源:中國網

   編者按:隨著中國國際影響力顯著增加,有關中國需承擔更多領導成本的呼聲不絕於耳。美國國內不少人認為中美將走向戰爭,同時也有學者為確保可持續的中美戰略競爭貢獻智慧。對於安倍政府的執政表現,有觀察家肯定其穩健的國際主義姿態、強調其對經濟復蘇的努力和對安全問題採取的務實政策;但也有批評者擔心,安倍的立場是一種不妥協的保守民族主義。有學者建議韓國“統一計劃”應把日本請進來,但其可行性和效果尚待時間檢驗。軍事手段打擊恐怖主義難以消除根本問題,信心危機才是導致西方國家與恐怖主義博弈時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嗎?烏克蘭危機使得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再次煥發生機,但該組織到底能發揮多大作用似乎還需在實踐中得以證實。

  2015年第11期總第15期(下)

  金磚國家研究

  印度政策研究中心:莫迪需調整對俄關係 2015.09.26

  美國對俄羅斯的敵意迫使俄羅斯轉向中國,尋求建立全球力量平衡。在這種情境下,經濟遭到削弱的俄羅斯試圖把印度捆綁到其與中國日漸緊密的夥伴關係中。但是,作者認為,俄羅斯的努力註定要失敗,因為中國對逐漸崛起、經濟上充滿活力的印度充滿了敵意。然而,在此期間,俄羅斯仍是印度值得信賴的夥伴,向印度提供了各種軍事武器和技術。不過情況正悄然發生轉變,俄羅斯日益對印度擴大國防採購渠道感到不安。同樣,事態的進展也使印度感到不滿。第一,俄羅斯準備和中國、巴基斯坦統一採取行動,增加塔利班在未來阿富汗的發言權。但是俄幾乎沒有尊重和考慮印度的關切。第二,俄羅斯副外長裏亞布科夫(Sergei Ryabkov)近期將巴基斯坦稱為“最親密的合作夥伴”。第三,俄羅斯聯合中國和巴基斯坦,破壞印度“入常”。當然,以上情況很難證明一個針對印度的俄中巴集團正在形成。不過作者建議,莫迪總理定於今年訪問俄羅斯。雙方應利用此次機會,坦率地討論兩國在地區和全球安全議題上的立場。(趙建偉 摘譯)

  美國對外關係委員會:探秘蘇聯解體後的俄羅斯軍事力量 2015.09.28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軍事力量曾遭受多年冷落,超級大國形象不復。然而,這支力量正在經歷歷史性的革新,並對歐亞政治和安全産生了重要影響。俄羅斯官方表示,軍事改革只是為了適應21世紀的需要,但許多西方分析家懼怕俄將因此實行更挑釁的外交政策,壓制弱鄰。本文重點分析了如下內容:俄羅斯常規軍事能力,俄羅斯核能力與核政策,俄軍事預算,俄軍事改革的動因,俄地區戰略目的,以及北約對俄戰略。(方若冰 摘譯)

  歐洲安全

  美國大西洋理事會:北約的新戰略 2015.09.14

  多數跨大西洋決策者呼籲制定北約新戰略,但很少有人提出這一戰略應包括哪些內容。作者建議,北約應採取“穩定生成”的新戰略,把該戰略建立在確保北約覆蓋地區的穩定和減少北約鄰國重大衝突威脅的觀念之上。為實現這一目標,北約必須把增強韌性作為核心任務添加到已有的集體防禦、危機管理及合作安全等任務中。此外,北約還需增強在東部抵禦傳統與混合性衝突的能力,提高在南部抗擊由周邊國家衝突和極端主義所造成動蕩的能力,以及加強整個聯盟的韌性,特別是在網路安全方面。(趙建偉 摘譯)

  卡內基歐洲中心:發揮歐安組織在烏克蘭危機中的作用 2015.09.22

  上世紀90年代末,俄羅斯和西方關係惡化,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的作用也受到削弱。然而,烏克蘭危機證明了歐安組織具有其他組織並不具備的比較優勢,並使得該組織再次煥發生機。俄羅斯和西方雖然是這場衝突中的對抗者,但共用避免戰爭升級的利益。在這種情況下,歐安組織可以為管理危機提供最為合適的架構,其作用無可替代。未來歐安組織可從以下四個方面開展行動。第一,縮小高級別政治危機管理和歐安組織實施明斯克協議之間的差距。第二,加強歐安組織執行監督任務的能力。第三,為尋求政治解決方案拓展空間。第四,強化歐安組織對烏克蘭改革和實現良治的貢獻。(趙建偉 摘譯)

  非傳統安全研究

  美國傳統基金會:打敗恐怖主義,改變思維是關鍵 2015.09.22

  在當前與恐怖主義的抗衡之中,我們不僅僅需要解決實際作戰問題,更面臨著信心危機與價值觀層面的挑戰。

  良好的作戰表現需要資訊建設的基礎,後者歸根結底需要我們對自身制度優越性的自信。然而,當前西方領導人的相關問題在於,他們並不堅信自己的社會政治制度“更好”,而只是認為自身制度與恐怖主義社會制度“不同”。這一思維無益於我們與恐怖主義的戰爭。只有西方國家領導人形成一種集體的自信,才能夠在與恐怖主義的博弈之中打好“資訊戰”。(張亮 摘譯)

  美國德意志馬歇爾基金會:從歐洲的視角解讀難民危機 2015.09.11

  有關歐洲難民危機的報道佔據了多國媒體的重要版面。大量移民和難民涌入歐洲,考驗著許多歐洲國家的基礎設施能力、歐盟構想及其核心政策,其中包括內部邊界開放。本文分析了法國、德國、波蘭、塞爾維亞和土耳其等國對難民危機的不同態度及採取的不同措施。其中,德國歡迎難民但要求有所限制;波蘭的態度經歷了轉變,如今表現出了處理難民問題的靈活性和主觀意願;塞爾維亞處於中東難民前往歐洲的首選之路上,該國也積極提供人道主義救援。作者強調,這些國家的政府面臨著諸多政治挑戰,且這些挑戰已經阻礙政府採取更加務實的人道主義方式,應對危機。(趙建偉 摘譯)

  澳大利亞羅伊國際政策研究所:敘利亞難民危機亟需周邊國家回應 2015.09.09

  敘利亞難民危機被認為是自二戰以來最為嚴重的人道主義危機。雖然土耳其和約旦等國暫時收容了數百萬難民,但是,包括兩國以及其他阿拉伯國家在內的周邊國家並沒有讓難民長期定居的計劃和打算。相比之下,難民們更傾向於去成本更低、相對開放性更大的歐洲避難。

  這不得不令人産生疑問:為何歐洲要承擔本可以由富裕的阿拉伯國家解決的問題?在作者看來,阿拉伯國家尤其是海灣國家對外展現出的富裕程度和其對難民問題的冷漠態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雖然海灣國家對敘利亞人道主義工作給予了一定的經濟援助,但這些國家似乎寧願給海外勞工發放綠卡,也不願意收容和安置敘利亞難民。

  作者認為,相比加拿大、澳大利亞、美國和歐洲,敘利亞周邊國家的語言和文化環境更易於難民融入。因此,這些國家更應該承擔起安置難民這一任務。而國際社會也應就此對周邊國家提出質疑,呼籲這些國家擔負起應有的責任。(李振宇 摘譯)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