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奧會規劃中美關係新未來

時間:2015-09-22 16:43   來源:中國網

  作為當今世界最大的發達國家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美關係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雙邊關係,因為中美兩國的任何一絲風吹草動,不僅影響兩國16億人口的幸福安危,更會波及世界的各個角落。敏銳的公眾輿論和嗅覺靈敏的媒體記者,始終對中美關係的變動保持高度關注,中美領導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立即引來全世界關注的目光。自從2013年“莊園會晤”以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奧巴馬的每一次會面都會産生轟動世界的效應,這就是中美關係顯赫影響力的重要證據。

  經不起折騰的中美關係

  無論從何種意義上來講,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9月下旬對美國的國事訪問都將是一次具有歷史意義的訪問,這一非凡的歷史意義從中美兩國政府提前半年高調宣佈就可以看出端倪。為什麼中美兩國政府一定要提前半年之久來向外界宣佈習近平的國事訪問呢?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中美兩國政府都期待一次國事訪問來重新規劃中美關係的未來,中美兩國的共同利益已經經不起某些熱點問題的顛簸和折騰了。

  自從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中美兩國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這些挑戰不僅來自棘手的國內經濟問題和社會問題,更來自國際社會中的不確定和安全風險。中美雙方都希望通過元首級的國事訪問來穩定中美關係,穩定天下大勢。

  從美國來説,全球金融危機對美國的國際影響力造成巨大殺傷力,很多美國人越來越感覺到美國已經不再像20世紀90年代那樣獨步天下了,美國經濟轉型的陣痛和政黨爭鬥已經讓山姆大叔沒有了脾氣,美國不僅在國內什麼事情都做不成,在國際社會面對伊朗、阿富汗、敘利亞和烏克蘭等問題也是束手無策。無論從國內經濟復蘇的需求,還是從穩定全球領導力的意圖,美國都需要一個真正的幫手,這個幫手可能不像盟國那樣唯美國馬首是瞻,但可以實質性地在很多問題上能夠有意願、有能力為美國分擔一下繁重的重擔。

  從這個角度來説,中國是當今世界最有能力榮膺這一角色的候選者,中國不可能像日本和歐洲那樣跟在美國後面亦步亦趨,也不可能做到完全照美國的意思去辦,但中國最大的優勢就是有足夠的資源和能力對地區和國際事務産生影響,美國希望中國這種影響力能夠為美國所用,不至於成為美國的對立面,那將傷害美國的國家利益。説白了,儘管美國心底裏未必真的喜歡中國,但美國也不願意看到“再次失去中國”(Losing China Again)。

  從中國來説,三十年的改革開放讓中國一下子“脫貧致富”,成為國際社會中影響力日益高漲的“國際新貴”,無論是中國政府還是中國民眾,都還沒有來得及適應此種角色的迅速變化,由此也導致了眾多的問題。從國內來説,中國發展的經濟列車牽引著中國高速前進,但日益凸顯的發展不平衡、不協調和不可持續的問題困擾著中國,霧霾問題、交通壓力、房地産價格、股市動蕩以及觸目驚心的腐敗病,都在衝擊著日益全球化的中國,能否維護和鞏固中國和平發展的勢頭,維護國家長治久安,已經成為中國領導人不容回避的問題。

  同時,中國在國際社會中也日益感受到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島嶼與海洋爭端、網路安全、跨國犯罪等一系列問題令中國應接不暇,加上中國實力上升帶來的各方面的懷疑、猜測和指責也越來越多。尤其是2009年以來美國實施亞太再平衡戰略,將全球戰略重心東移,不斷在中國周邊地區頻頻出手,攪動地區局勢動蕩不安。中國也越來越認識到,今後能否贏得一個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將在極大程度上取決於能否穩定中美關係,取決於能否建成中美新型大國關係。自2013年以來,中國領導人之所以多次向美國倡議共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也集中反映了中國政府希望中美關係大局穩定的願望。

  習奧會重在解決問題

  顯然,從主觀願望來説,中美兩國領導人都不願意折騰,尤其是不願意眼睜睜地看著兩個國家走向衝突和對抗。但是,願望歸願望,中美關係要想不折騰,還必須直面兩國交往中面臨的複雜問題。在中美兩國領導人多次重申發展互利共贏的中美關係的同時,近年來中美之間的摩擦、爭論甚至衝突頻率也在急劇上升。按照摩擦所涉及的利益關係方來説,當前和今後中美關係所面臨的問題主要有三類:

  一是兩國雙邊關係問題,就是源自兩國國情、制度和意識形態不同而導致的中美雙邊關係問題,比如網路安全、島嶼主權爭端問題、臺灣問題、西藏問題、人權問題、經濟摩擦問題等,這些問題關乎國家利益和民眾感情,兩國領導人都不敢輕易讓步和表態,搞不好會成為各自國家內部的政治矛盾,後果十分嚴重。

  二是地區熱點問題,包括伊朗核問題、朝鮮半島核問題、敘利亞問題、烏克蘭問題、阿富汗問題等,這些問題儘管並不一定直接涉及中美兩國的國家利益,但由於中美都是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大國,且是聯合國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中美能否在地區熱點問題上加強戰略磋商和協調,將直接取決於能否穩定地區局勢,能否創造一個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最終也會間接影響中美兩國的國家利益。

  三是全球公共問題,包括氣候變化、能源資源、恐怖主義、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跨國犯罪和移民等,這些問題既是涉及到世界各國的共同問題,也影響到中美兩國國內經濟和社會各界的利益,也是中美兩國無法回避的現實問題。

  顯然,對習近平和奧巴馬來説,儘管都有穩定中美關係的強烈意願,也都希望促成中美在一系列雙邊、地區和全球性問題上建立夥伴關係,但是如果不能在一些具體問題上獲得突破,中美關係也很難取得實際進展。因此,對於此次習奧會來説,最受關注的已經不是兩國元首見面的程式性和禮儀性問題,而是兩國領導人能否在一些重大問題上達成共識,取得突破。從這個意義上來説,習近平主席對美國的國事訪問,承載了中美兩國人民和全世界的期待,是一次夯實基礎之路,也是一次規劃未來之旅,責任重大,影響深遠。

  合作共贏是必由之路

  在訪問之前,坊間議論紛紛,中美雙方在臺前幕後進行了大量努力,不僅兩國政府和外交界人士大搞“穿梭外交”,社會輿論也眾説紛紜,説什麼的都有,很多人甚至為習近平主席此次訪美捏一把汗,中美兩國政府似乎也在故意壓低輿論預期,更多在網路安全、南海爭端、雙邊投資協定、智慧財産權和人權問題等熱點問題上頻頻發聲,毫不掩蓋中美存在的分歧和矛盾。

  時下,美國大選已經預熱開始,各方候選人輪番上場,形形色色的觀點流行於世,有的美國政要甚至在習近平主席動身之前揚言要給中國領導人一點顏色,甚至極端的觀點還認為白宮應該取消習近平主席的訪問行程。顯然,這些言論都是意氣用事。如果美國政府真的這麼做了,最終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受到傷害的還是美國國家利益。

  毫無疑問,談判桌上唇槍舌劍,社會輿論中漫天要價,這本來就是外交的常態,絲毫不值得大驚小怪。問題的關鍵是,當習近平與奧巴馬見面時,兩國領導人究竟以一種什麼樣的務實態度直面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突圍之道,這才是中美元首會晤的關鍵。從中美兩國國家戰略利益和世界和平穩定的大局出發,中美兩國領導人在討論這些問題的時候,似乎也沒有別的選擇,中美合作共贏是必由之路,尤其是在共建中美秩序和世界秩序的問題上,中美合作共贏比什麼都重要。

  展望習近平主席的此次訪美,可以確定的是兩國政府都會從中美共同的戰略利益出發,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務實地處理中美關係,無論是中美元首的會面,還是兩國政府安排的一系列官方正式活動,都不會出什麼意外,中美兩國領導人都會把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作為處理中美關係的指導方針。真正值得中美兩國元首重視的挑戰,更多可能來自美國國會和非官方的民間領域,來自美國媒體、美國智庫和公眾輿論。美國是一個高度多樣化的社會,什麼樣的人都有,如何妥善應對美國社會各界的挑戰,廣泛開展對美國的公共外交,將可能是習近平主席此次訪美的最具挑戰性的使命。從這個意義上來説,習近平此次訪美和當年鄧小平訪美一樣,真正的重心在於民眾,在於社會,在於草根。中美關係的未來將取決於中美兩國社會民眾能否衝破重重障礙,通過對話、交流與合作,以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夯實堅實的社會基礎和民意基礎。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