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閱兵折射中美關係問題與“戰略默契”

時間:2015-09-07 08:08   來源:國際線上

  中國93勝利日閱兵引起了全世界的廣泛關注。習近平主席在講話中深刻緬懷歷史,並做出“裁軍30萬”、推動世界和平與發展事業的莊嚴承諾。如此成功的大閱兵充分顯示出中國維護自身國家安全和世界和平的決心和能力,極大地鼓舞了國內外熱愛和平的力量。

  然而,閱兵中的幾個細節引起了一些中美關係觀察家的猜疑。奧巴馬總統未出席此次閱兵,其西方盟友也未出席;習主席在講話中特別提到了蘇聯在戰爭中的傷亡人數,卻只字未提美國;奧巴馬總統在此前一天的紀念二戰結束70週年聲明中只是高度評價了戰後美日關係的發展,稱其為“戰後和解力量的典範”,卻只字不提曾與之並肩對日作戰的中國。這是否暗示著中美關係今後將日益趨冷呢?

  筆者認為,中美之間始終存在某種“戰略默契”,北京和華盛頓都在努力保持中美關係的穩定與平衡並促進雙邊關係發展——事實上,兩國領導人都通過其他渠道向對方展示了誠意。

  8月28—29日,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珊?賴斯在訪華期間高度讚揚中國對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的重大貢獻以及中美在戰爭時期鑄成的深厚友誼,以“彌補”奧巴馬總統未出席閱兵式的尷尬和遺憾。這被一些中國分析家解讀為是奧巴馬雖“人未到”,但“禮先到”。習近平主席也以崇高禮遇向部分前美國“飛虎隊”成員頒發抗戰勝利70週年紀念章,以感謝他們為中國人民作出的的貢獻和犧牲。

  作為二戰中的盟友,中美曾共同浴血奮戰,以巨大犧牲換來對戰後國際秩序的重建。由此而言,美國總統本應出席9?3閱兵式,同中國人民共用紀念勝利的喜悅。然而,隨著近年來中國國力不斷增強,美國越來越將中國視為其地區和全球領導地位的實質性挑戰,並且,因許多西方盟友(包括英國、德國、法國、澳大利亞等國)加入亞投行而倍感“威脅”。因此,華盛頓此次極力向它的盟友施壓以阻止他們出現在中國的勝利日閱兵式上,以此作為 “報復”,似乎僅有韓國例外。

  但是,中美兩國在過去的30多年間已經在雙邊及多邊層面結成了複雜的利益和命運共同體。中國在國際政治舞臺上發揮大國作用需要美國的合作,而華盛頓也不可能完全脫離中國單獨處理國際事務,比如美國依舊嚴重依賴中國的幫助來穩定國際市場和處理匯率問題。

  美國不斷強化美日同盟以推動“亞太再平衡”戰略,並寄望于在此基礎上重構亞太聯盟網路。但是,美國出於一己私利對日本諸如推動新安保法案等右傾化行為 “鬆綁”是不負責任和極其危險的。並且,面對更加積極主動的中國,美國的亞太盟友或許希望其介入地區事務以“平衡”中國崛起的影響,但它們絕不會歡迎華盛頓表現出對北京的敵視,因為這種敵視很可能破壞這些國家同中國日益緊密的政治、經濟和社會聯繫,進而損害自身國家利益。

  美國的政策精英們應牢記的是,將中國界定為“威脅”對美國及其盟友的國家利益均有害而無益。正如美國前國家安全事務總統特別顧問、現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傑弗裏?貝德所言,美國不應只是基於中美敵對不可避免的假設和全面對抗的策略,就拋棄自尼克松以來八位歷任美國總統所一貫推行的對華政策。真正的問題在於,美國人或許應該在這樣一個已形成命運共同體的世界中改變其看待中國的路徑和模式,並理解只有增強同中國的相互了解而非關上合作的大門才能為兩國關係締造更光明的未來。

  習主席在閱兵式講話中指出:“為了和平,我們要牢固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我們真正希望看到的是,中美這兩個大國能共同協作、增信釋疑、管控危機,致力於緩解地區緊張局勢與促進地區經濟合作以實現“互利共贏”。

  中美應再次攜起手來“共同維護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核心的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積極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共同推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劉暢,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