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史隱去中國毫無道理”

時間:2015-07-24 16:49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原標題:“二戰史隱去中國毫無道理”

  中國抗戰是二戰中的東方燈塔。

  一寸山河一寸血。面對日本侵略者的獸行暴虐,中華兒女以“捐軀灑血,浩氣幹雲”之勢頑強奮戰14年時間,以傷亡3500萬人的巨大民族犧牲最終贏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然而,這段可歌可泣的歷史在西方有關二戰的敘事中長期未能得到恰如其分的評價。

  “西方的二戰史教材隱去中國是毫無道理的。”7月17日,美國世界史學會前主席、夏威夷太平洋大學歷史系教授馬克吉爾伯特在京接受採訪時表示,中國抗戰在二戰中的歷史地位被西方學界低估了,西方學者需要加深對二戰中中國角色的認識。

  西方選擇性遺忘中國抗戰

  “中國現在是我們的戰友,或者應該反過來説比較正確。因為中國跟我們的敵人——日本已經打了長達7年的仗。”二戰時期,美國軍方拍攝的著名戰地紀錄片《我們為何而戰》中如是解説,該片以“中國之戰”專題濃墨重彩地書寫了中國面對日本入侵的浴血奮戰。令人遺憾的是,肯定中國抗戰的聲音在波詭雲譎的冷戰格局中消散了,中國這個二戰中的東方盟友在西方主流敘事中被選擇性遺忘了。

  “許多西方著作對中國抗戰一字不提,或者輕輕一筆帶過,或者胡説八道。”7月17日,世界史學家齊世榮在首都師範大學主辦的“歷史與記憶:二戰史專題學術研討會”上批評了一些西方學者對中國抗戰的漠視和偏見。

  法國二戰史權威專家亨利米歇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稱,“中國人沒有能力防衛自己,只能棄城向內地撤退。這樣,北京、張家口、太原、廣州、漢口、上海及其他城市便未經一戰地陷落。”齊世榮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對此進行了駁斥。“我很小就知道兩件事,一是平型關大捷,二是臺兒莊大捷。”89歲的齊世榮回憶説,北平淪陷時他還是個中學生,當時日本統治下的中國老百姓聽到這兩個大捷消息後奔相走告的情景,依然歷歷在目。齊世榮表示,中國在抗戰中斃傷俘日軍150余萬人,可謂戰果輝煌。

  西方中心主義是導致一些西方學者忽視中國抗戰的原因之一。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教授梁佔軍的研究證明了這一點。梁佔軍對歐美15部有代表性的戰爭百科全書進行調研和梳理髮現,二戰的敘述大多從歐美視角出發,側重歐洲和太平洋的戰事,對中國戰場的歷史敘事總體偏少,且其條目的取捨大多以是否與英美有關為標準。“對於中國戰場在二戰期間堅持抗戰的作用和貢獻基本沒有涉及。相反,類似‘中緬印戰場’等與盟軍合作有關的條目幾乎每本必錄。”

  法國歷史地理教師協會秘書長休伯特蒂森對幾十年中50余本法國高中歷史教材進行了考察。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日戰爭的內容曾在法國歷史教材中佔據一定篇幅,揭露了南京大屠殺、日本731部隊細菌戰等日軍侵華暴行,但近年來因為學生減負等原因刪除了相關內容。

  【1】【2】【3】

  下一頁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