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韓國泡菜中國造談起

時間:2015-07-09 11:03   來源:人民日報

  泡菜是韓國人的最愛,因而有這樣的説法:“一日三餐都吃泡菜的,才是韓國人。”如今,這道韓國傳統“名菜”貼上了“中國製造”的標簽,廉價的中國産泡菜“攻佔”了韓國人的餐桌。

  據韓國媒體報道,自2010年至今年4月,韓國泡菜貿易赤字為8409萬美元,每年有超過20萬噸的泡菜産自中國,味道和品質符合韓國標準,價格卻只有韓國産泡菜的1/3。

  類似情況還有一些,比如葡萄酒。巴黎財富管理銀行最近的調查表明,在過去20年裏,新興葡萄酒生産國的平均出口量增長了48%,智利、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出口量更是上升了100%—300%。雖然法國傳統的葡萄酒大國地位還未被動搖,但新興産酒國已經一點點地蠶食了中低端市場,將法國逼向了高端。

  全球市場的加速整合,推動了各國市場的開放。競爭加劇的同時,産業升級和擴張也有了新的機會。産業升級不只是向中高端産業鏈的進取,也包括了向境外市場的擴展,以自身優勢佔據更多的國際市場份額。

  像泡菜、葡萄酒一類的産品,通常科技含量不高,生産成本低,品質也易於達標,新興市場國家更容易從這些産品起步,滿足特定地區和一定層次的外國消費者的需求,從而取得市場份額。

  新興市場國家轉型的關鍵是提高在全球産業鏈上的地位,一方面這要通過對內改革實現産業升級,另一方面需對外優化貿易結構。對中低端特色産品市場的進取,同樣也很重要。放棄中低端,進佔高端不是所有企業轉型的唯一目標。做別人之所不能固然重要,但別人能做的,我們能做得更好,同樣也很重要。

  韓國泡菜“中國製造”,意味著傳統特色産品的競爭更加激烈。特産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歷史傳承的産品,融匯了地理環境、生活習慣和民俗技藝等多種元素,理應是本民族的“拿手好戲”。但在經濟全球化大背景下,很多地方特産的內涵已經發生了改變,特色産品的産地不再具有“特殊性”,在擁有原料工藝相似的基礎上,外國企業同樣可以生産出高品質或同品質的特産。對於那些試圖在全球市場尋找機會的探索者來説,特産中蘊藏著很多機會。

  在一個民族企業走向世界的時代,民族的産品可能包含著很多外國製造的元素;而那些走向世界市場的民族品牌,也不再追求百分之百的民族製造。在更加開放的國際市場上,別人生産了你的民族産品,你也可以去生産別人的民族産品。競爭不只在你家門口,也可以在別人的家門口。用國際化的眼界來看待市場,機會來自於全世界。創新的含義理應包括市場開拓的眼光、能力和勇氣,在積極參與全球化的進程中,尋找楔入市場的縫隙,在縫隙中擠出一片新天地。(丁剛)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