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新蘇伊士運河開通進入倒計時

時間:2015-06-15 16:3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一艘作業船正在埃及新運河建設現場施工。

  本報記者 王雲松攝

  正在施工的埃及工人向參觀新運河的人們揮手致意。

  本報記者 韓曉明攝

  6月13日,埃及蘇伊士運河管理局在伊斯梅利亞宣佈,長達72千米的新蘇伊士運河將於8月6日正式開通。埃及政府為此正籌備一場盛大典禮,慶賀作為“埃及新驕傲”的偉大工程竣工。埃方已“向全世界發出邀請”共襄盛舉;埃及普通百姓更是翹首以待,盼望新蘇伊士運河促進經濟發展、推動民生改善。在運河開通前夕,本報記者登上駛入新運河航道的輪船,近距離感受埃及人的驕傲與自豪……

  發展新景象——

  激發埃及人民建設美好國家的幹勁

  穿過花園城市伊斯梅利亞的寧靜市區,從6號碼頭擺渡來到運河工地,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映入眼簾:大型機械船在忙碌,挖掘機和運土車來往穿梭。

  在運河管理局舉行的記者會上,管理局主席馬米什宣佈,新運河將在8月6日正式開通。“我們的工作重點已經轉向慶典。”馬米什説,“我們要將埃及人民取得的成就告訴全世界,和全世界分享這一獻禮。”據他介紹,新運河已完成85%的工程量,共挖出2.5億土方。目前有2.5萬名員工夜以繼日地奮戰在工地一線,預計航道挖掘工程將在7月15日結束。

  一年前,埃及宣佈開鑿新蘇伊士運河,為長163千米的運河主河道減負。72千米的新運河項目將單獨開鑿35千米的新河道,其餘37千米將通過拓寬舊運河,並與新河道連接來實現。該工程原計劃4年完成,埃及總統塞西發表講話稱,“為了與時間賽跑”,要在1年內完成這一工程。工程費用全部通過埃及百姓和海外僑民購買債券等方式“自籌”,在6天之內籌集了85億美元。新運河工程就像一劑“強心針”,激發了埃及人建設美好國家的幹勁。

  “如今,新蘇伊士運河作為新埃及的象徵呈現在世人面前,代表了埃及人的能力、智慧和決心。”14日,正在南非約翰內斯堡參加第二十五屆非盟峰會的埃及總理馬赫萊卜這樣説。據他透露,多位非洲國家領導人將參加新運河開通慶典。

  經濟新引擎——

  帶動整個蘇伊士運河沿岸區域發展

  據悉,新蘇伊士運河開通後,船隻通過運河的時間有望從現在的22小時縮短到11小時。日均通航船舶數量將從目前的49艘上升到97艘,而運河為埃及所賺取的外匯收入,也將由2014年的53億美元增加到2023年的132億美元,相當於在10年間翻了一番還多。這將極大促進埃及經濟的發展,充實其外匯儲備。

  本報記者在新運河施工現場看到,工人除了疏浚運河外,還在進行魚塘、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作為“蘇伊士運河走廊”開發的核心部分,新蘇伊士運河擴建工程的意義並不局限于擴大運河的通行能力。埃及政府希望通過新蘇伊士運河開通帶動整個蘇伊士運河沿岸區域的發展。

  新蘇伊士運河開通後,埃及政府將在運河相關地區修建多個港口並成立工業園區,還計劃將伊斯梅利亞打造成世界級物流中心。至2020年整個項目總投資額或可達到1000億美元,除了進一步增強運河的綜合服務能力,還將有力帶動運河地區汽車組裝及製造、電子、石化、船舶、玻璃、水産養殖等多行業的發展。到2030年,蘇伊士運河沿線將形成數個産業集群,並創造100萬個就業崗位。其中僅運河周圍可建魚塘3500個,每個魚塘按照安置50人計算,就可提供17.5萬個就業崗位。

  合作新機遇——

  提升中埃各領域務實合作巨大潛力

  新蘇伊士運河啟用之後,埃及的國際地位將進一步提升,埃及同世界各國的合作也會更加密切。2014年,中埃雙邊貿易額達到116億美元,中國已成為埃及的第一大貿易夥伴。據埃方介紹,隨著中國世界貿易大國地位確立,目前中國是蘇伊士運河的最大使用國。人們站在伊斯梅利亞的運河岸邊,每天都能看到中國的遠洋貨輪在蘇伊士運河上穿梭,不是北上地中海就是南下紅海。負責新蘇伊士運河媒體公關工作的伊瑪德泰耶爾對本報記者表示,每年都有近千艘中國船隻駛經蘇伊士運河。新蘇伊士運河開通後,由於通行時間大大減少,將吸引更多的中國貨輪選擇從紅海進入地中海抵達歐洲,蘇伊士運河的區位優勢將更加明顯。

  有分析認為,從地緣上看,埃及將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國家。埃及開挖新的蘇伊士運河,興建綿延190千米的蘇伊士運河走廊工程,大力吸引外資,開工一批大型項目,與共建共用“一帶一路”不謀而合。不難看出,中埃對外開放的發展戰略有著許多相似之處與契合點,這將進一步提升兩國在各領域務實合作的巨大潛力。

  另外,位於蘇伊士灣西北部、運河走廊工程開發計劃起始端的中埃經貿合作區,也將迎來拓展建設的新高潮。用伊瑪德泰耶爾的話説,新蘇伊士運河是埃及振興的希望,也將為中國帶來更多機遇。埃及“蘇伊士運河走廊”計劃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有效對接,埃中兩國合作前景將更加廣闊。

  (本報開羅6月14日電)

  《 人民日報 》( 2015年06月15日 21 版)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