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中國人愛上國貨

時間:2015-03-17 15:52   來源:國際線上

  近日,有關中國遊客到日本搶購馬桶蓋的新聞在中國社會引起很大反響,其中令人深思的是這些被認為品質優異的“日本馬桶蓋”實際上是在中國杭州生産的。

  明明是中國製造,只是因為貼了一個外國商標就身價倍增,這個現象不僅與中國遊客是否花了“冤枉錢”有關,更與中國製造能否升級換代、提升自身價值有關。從某種程度上説,如何讓中國人購買自己國家生産、自己國家品牌的優秀産品也是一個關係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問題。

  實際上,解決中國製造升級換代的問題涉及兩個方面,一是中國能否在設計、技術、品質等多層面提供一流産品;二是中國能否培育出本國的優秀品牌。

  第一點很好理解。畢竟,産品本身的優劣決定著它的價值。回顧改革開放之初,大量外國商品開始以前所未有的規模涌入中國,小到收音機、電視機,大到汽車、飛機,不一而足。由於中國産品在設計、技術、品質方面與外國商品存在著明顯的差距,導致即使在國外不是最先進、最優秀的商品在中國都被視為“寶貝”,每每上市都會讓國人趨之若鶩。

  經過幾十年的努力,中國製造無論在數量上還是在品質上都已經今非昔比。遍佈世界的中國商品就是對中國人成就最好的證明。不過,同美、日、德等發達國家相比,中國製造在某些領域,特別是影響整個産業發展的核心方面,還有不小的差距。為了徹底趕上世界先進水準,中國提出了《中國製造2025》計劃,旨在讓中國從製造大國轉變為製造強國。屆時,人們就不用擔憂中國生産不出好商品了。

  中國雖然在某些製造技術領域還與世界強國有差距,但是此次的“馬桶蓋事件”表明,在日用品行業,中國的産品絕對可以達到世界一流水準。但是為什麼還會出現上述現象呢?這就引出了第二個問題:中國沒有優秀的品牌。

  同樣的商品貼上國産品牌和國際大牌後,售價和行情就是不一樣,這就是品牌的力量,它決定了商品的市場價值的多少和分配。中國在努力成為製造強國的過程中,必須注重發展自己的品牌,否則就會重蹈“馬桶蓋”的覆轍——自己付出了汗水卻只能為他人做嫁衣。

  由於改革開放幾十年間,中國企業多處於落後追趕的階段,因此無論是民眾還是企業自身都形成了“洋品牌”優於“土品牌”的印象。在未來的時間裏,中國當扭轉民眾的這一觀念。這就需要中國企業提升品質、優化設計、改善服務,讓國人逐漸相信國産品牌。當然,這還需要完善智慧財産權相關法律,讓企業的品牌投入切實得到回報。(曹岳)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