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金融往來可更加順暢一些

時間:2015-03-13 09:29   來源:中國網

  3月12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記者會上,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回答臺灣經濟日報記者提問時表示,放寬臺灣民眾兌換人民幣限額可研究。(3月12日 中國經濟網)

  臺灣經濟日報記者在記者會上提問,目前臺灣民眾持有與使用人民幣的需求越來越高,目前一天2萬人民幣的兌換限額,有沒有進一步放寬的可能?或者説比照去年香港全面取消的做法。對此,大陸央行行長周小川表示,“這些限額可以重新研究,並適度放寬的,這個機會是肯定有的”。他還指出,中國銀行在臺灣的分支機構目前已經是人民幣業務清算行,“如果還有進一步的業務發展、有新的需求,我認為肯定是可以研究的”。

  自1979年兩岸恢復經貿往來的20多年發展,當前兩岸經貿已形成了一種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密切關係,並成為兩岸關係發展的重要因素。隨著兩岸經貿及人員往來聯繫的不斷加深,金融合作也日益密切,這些年來還在不斷升溫。尤其是2012年8月31日《海峽兩岸貨幣清算合作備忘錄》的簽署,兩岸貨幣清算機制得以建立,為兩岸金融合作打開了一扇大門。直接的且又及時的兩岸貨幣兌換與清算,已經成為發展兩岸經濟的新推力。

  正如臺灣記者提到的,目前臺灣民眾對人民幣的需求越來越增大,兩岸貨幣管理機構的確應該考慮適時放寬臺灣民眾兌換人民幣限額了。我們知道,臺灣人民幣離岸市場發展很快,過去的2014年全年,辦理人民幣清算及結算就有24萬筆,總存款金額多達3.9萬億元人民幣。近年來,不光是陸客對臺旅遊持續迅猛發展,陸資企業在臺投資的力度也是不斷加大。截至2014年8月底,僅廈門一地對臺投資企業就達10家,投資總額達到20130萬美元。我們還知道,大陸人行和外管單位為赴臺投資企業開闢“綠色通道”,並獲得臺灣監管機構許可,通過中行臺北分行,實現了陸企首次在臺投資以人民幣形式增加營運資金。此外,兩岸之間金融同業資金跨境人民幣往來業務也在日趨增多,臺灣金融同業人民幣規模也在快速擴張。看來,兩岸間金融業務的“蛋糕”還可以做得更大,兩岸金融合作的前景相當廣闊。

  金融服務是發展兩岸經濟與加強兩岸交流的動力,也是兩岸間企業運作與發展,以及兩岸民眾消費與投資需求的關鍵環節。筆者以為,兩岸金融往來可更加順暢一些,兩岸金融業務不僅要“截彎取直”, 往來還要更直接更便利,服務平臺也還需更豐富、而且服務效率效能還要再提升。因此,在密切兩岸金融合作尤其是繼續推動離岸人民幣業務方面,兩岸相關主管部門及協商機構還有許多需要協商溝通、尋求突破的地方,許多需要共同努力的提升空間。

  “努力推進兩岸協商對話,推動經濟互利融合”,這“兩推”是今年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提到兩岸關係層面的重要內容之一。習近平總書記在3月4日發表的對臺重要講話中,就希望民革、臺盟、臺聯組委員要“密切同臺灣同胞的聯繫,促進兩岸人員往來和經濟文化交流,推動兩岸同胞攜手共圓中國夢”。講話中,習近平強調“實施惠及兩岸同胞的政策法律措施,擴大臺灣基層民眾受益面和獲得感”。 看來,深化兩岸金融合作,讓兩岸金融往來更順暢一些,努力擴大臺灣企業及基層民眾受益面,兩岸還須共同努力,以共同推動經濟互利融合。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