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愛國情懷更需持之以恒

時間:2015-01-29 14:43   來源:中國青年網

  作為一名“85後”青年,在成長的不同時期,我對“愛國情懷”四個字的感觸並不完全相同:在幼年,“愛國情懷”就是那條紅領巾,是那面五星紅旗,是那首義勇軍進行曲... ...于我而言,這些“具化物”就是“愛國情懷”的一切,它們背後的含義我可能不理解,但已經能夠意識到,它們很特別,很重要。

  少年時的“愛國情懷”,是長輩、老師口中那一個個鮮活的愛國英雄,是一段段觸人淚下的歷史經典,是一次次讓我激憤不已的某些國家的挑釁事件... ...無需渲染,“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便是當時的意氣,馬革裹屍即是那時的理想。

  青年了,“愛國情懷”中增添了一絲沉穩,凝練了一些思考,融進了一個信仰。它讓我多了一份責任。正是這份責任,催使我走出國門,探索外面的世界,因為只有明白它究竟好在哪,才會明白哪才是祖國可以借鑒的地方;正是這份責任,促使我努力去思考和“號脈”祖國的“病症”,因為只有明白它“病”在何處,才能找尋到 “治病”良方;正是這份責任,警醒著我要在國內外某些方面的“強烈對比”中,保持一個客觀、理性、冷靜的頭腦,進而明白新中國作為一個只發展了短短65年的超級人口大國成長的不易,看清中西方具體國情的差別、發展階段的不同、國際環境的差異和現實條件的區別,才能牢記自己是中國人的底線和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信念。“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便是此刻的念想,亦是我今生身為中國人的一份義不容辭的擔當。

  以己推人,從幼年時的初步印象,到少年時的熾烈情感,再到青年時的責任擔當,每個個體在不同階段對“愛國”的認知、理解和感觸肯定是不一樣的,但它的變化,乃至昇華,卻一定是來自於外界“持之以恒”的引導和培養。否則,個體可以從一開始就與“愛國情懷”絕緣,或者對愛國的感觸可以在“具化物”的階段“停滯不前”,再或者可以在“責任”階段走向迷失。

  因而,面對不同的個體,在成長的不同階段,以及不同的環境和背景,愛國情懷的培養方式可以有區別,但一定不能缺席。事實上,“愛國”作為一國國民所需的最基本的認識之一,沒有任何國家會忽視這方面的教育。以號稱最開放和多元化的美國為例,2002年3月發佈的《美國聯邦教育部2002-2007年教育戰略》強調,應當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培養新時期具有愛國主義精神的高素質公民。除了學生外,對於成熟的公民,美國更是有種類繁多的儀式、慶典、活動等來提升民眾對美國的認同,從獨立日紀念,到戰爭陣亡將士紀念,到美國總統的就職演講,再到好萊塢電影,任何能夠滲透“愛美國精神”的地方,“愛國教育”就一定會“準點報時”。正是這種貫之終生的“愛國教育”,讓美國人即便對自己的政府充滿了怨恨,卻始終對自己的國家充滿驕傲和自豪。

  對“愛國情懷”持之以恒的培養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再進一步,從國際社會的歷史、現實來看,一個國家對另一個國家真正的毀滅,是無法靠單純的軍事作戰來實現的。只有讓一國的青年人對它的國家失去信心,失去期盼,失去信念,失去熱愛,才能真正達到消滅這個國家的目的。尤其是在當前大國間通過核威懾互相牽制的大背景下,大國與大國之間的爭端基本上已經不可能通過直接的軍事手段來化解,這時候,思想領域的鬥爭顯得格外重要,而“愛國”思想陣地正是最關鍵的陣地之一。

  近些年,大國間互相進行大規模、頻繁的思想滲透和價值顛覆的行為,已經可謂是新時期大國博弈的“新常態”。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這類思想、價值的滲透、顛覆行動更是搭上了超速列車。這就意味著,只要稍不注意,青年人就很可能會被別國精心設計、有意散播和準確投放的“資訊”所誤導,進而産生錯誤的認識,做出錯誤的判斷,以及最後做出悔恨終身的行為... ...這種案例已數不勝數,比如伊拉克、埃及、敘利亞、利比亞,他們的青年就是中國青年群體最好的警醒。

  但警醒歸警醒,並不是每一個中國青年都能夠每時每刻意識到這樣的危險。畢竟,即便從小得到了很好的愛國情懷的培養,一些青年在進入新的成長階段,在面對新的現實和問題時,還是容易被一些表像所迷惑。尤其是在國家發展的問題上,在看到中國與發達國家某些方面的“強烈對比”時,一些青年便容易為西方世界鼓吹的價值、理念所“折服”,忘記了本國的具體國情,混淆了本國所處的具體階段,忽略了本國所面臨的國際背景和所擁有的具體條件,進而得出錯誤的認識、做出錯誤的行為。

  為了避免這類情況發生,政府和社會必須重視持之以恒地對每一位公民,尤其是青年公民進行愛國情懷的培養,每當新情況出現時,就應當及時的給予他們最新的闡釋和解答,以保證他們能夠更客觀,更理性,更冷靜的去看待、認識和理解自己的國家。當然,因為是一個持續性的過程,國家和社會在進行愛國情懷的培養過程中,切記要講究方式方法,春風化雨,雨潤心田,不妨讓愛國情懷的培養沁入一次次細微溫馨的感受內,融入一次次熱情洋溢的活動裏,以及滲入一次次心潮澎湃的共鳴中。(雷希穎)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