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青年才俊的愁滋味

時間:2015-01-23 08:53   來源:新華網

   英國金融時報網22日發表署名為艾瑪雅各布斯撰寫的題為《青年才俊的愁滋味》的文章。文章説,人們一般將創意火花與年輕人聯繫到一起。那麼,年紀輕輕就取得巨大成功是什麼感覺呢?

   那些沒有走傳統職業道路而另辟捷徑的早熟天才們吸引了人們的注意。馬克 扎克博格19歲時與人共同創立Facebook,他是矽谷青春崇拜的代表人物。在創意領域,馬爾科姆 格拉德威爾在《紐約客》的文章中寫道,“一般而言,天才與早熟密不可分——從事一些真正有創意的活動,我們傾向認為,需要年輕人的朝氣、生機和精力”。這位作者指出,奧森 威爾斯在25歲時執導出了《公民凱恩》,T S 艾略特寫作《J 阿爾弗瑞德 普魯弗洛克的情歌》(簡稱:《情歌》——譯者注)時年僅23歲。

   那些在年輕時就站上事業高峰的人,他們的個人感受是怎樣的呢?為了尋找答案,我採訪了四位有過這一經歷的成功人士。

  伊娃 諾布勒澤達,音樂劇演員

   來自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的伊娃 諾布勒澤達17歲時就在2013年“全國高中音樂劇大獎”——也稱為“吉米獎”——比賽上脫穎而出,後被選為卡梅倫 麥金托什爵士製作的《西貢小姐》的主演。這部音樂劇去年5月在倫敦西區劇院開演,當時她剛年滿18歲。

   諾布勒澤達相信“在正確的時間出現在正確的地方”是她迎來重要轉機的因素之一。不過她也在“儘自己一切努力以得到認可”。畢竟,她“在表演上還像個胎兒”。

   身邊同齡人的反應讓她始料未及。“我失去了許多朋友。他們露出了本來面目。”諾布勒澤達11歲時就進入表演藝術學校,她認為同學們經受著一種折磨,正如戈爾 維達爾指出的:“每當有一個朋友功成名就,我的心裏就多了一點失落。”她説在自己的學校裏,競爭已近乎于有害的。

   老師們認為她不應該離開學校。她説:“學校不適合我。他們見不得我的大照片。”

   這一行很辛苦,諾布勒澤達表示:“當你遭到攻擊時,你要去承受,戰鬥會讓你傷痕纍纍,但這些傷痕會令你更堅強。”社交媒體上發表的評論有時尤為尖刻。

   儘管有很多閒言碎語,但她説:“年輕人有種新鮮感,這是一種很棒的觀察世界的視角”。談到未來,她表示自己更喜歡活在當下。“我不想制定計劃,我想全身心地投入到目前的工作中。我18歲,我住在倫敦,這個城市很美麗。”

  露西 普萊伯,劇作家

   儘管露西 普萊伯在22歲時,她的第一部專業製作《嗜糖綜合症》就登上了倫敦皇家宮廷劇院的舞臺,但她説自己在年輕的時候不知道想做什麼。“寫作並不是我真正追求的理想。對於我來説,它更像一種情感技能,一種在混亂世界中找到個人控制的方式。”將寫作變成職業是件令人興奮的事,但不在她的意料中,也令她感到不安。

   當普萊伯的話劇《安然》在2009年獲得巨大關注時,她説服自己這是外部因素的綜合結果,而不純粹因為她的才華——這樣想能使她不至於遭受成功轉瞬即逝所帶來的痛若。風光免不了要過去,她不想當這一刻來臨時陷入痛苦。“失去對我們的影響比得到要大得多。當我們經歷一些美妙的感受時,我們適應起來非常快,快得令人鬱悶。但要從一場巨大的失去感中恢復過來是極度痛苦的。”為免讓人覺得自己不知感恩,她指出成功與焦慮往往結伴而行。

   她説記者拿她的年齡大做文章。其實她在二十幾歲時並沒感到自己特別年輕。今年34歲的露西認為,對青春的迷戀顯示了對創造力如何産生的一種誤解。“一旦你終於一腳踏入成人世界,你最初對世界所説的一些話,會讓人覺得新鮮或是興奮,其實這一點兒也不奇怪。並不是你説得太早,而是你等得太久。”

   她建議年輕作家不要“渴望成功……這是一個古怪的,難以捉摸的詞語……如果你想擁有觀眾,就去探索為什麼人們要閱讀,為什麼他們要接觸藝術。”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