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太陽能,“印度製造”尋求突破口

時間:2015-01-22 08:24   來源:人民日報

  日前,在印度古吉拉特邦第一大城市艾哈邁達巴德,聯合國秘書長特別代表雲蓋拉(右一)將太陽能板贈送給印度自主就業婦女協會。人民視覺

  核心閱讀

  太陽能技術、LED照明、小汽車、醫療設備……這些具有技術含量和較高附加值的領域正在成為“印度製造”的優選項目。在日前結束的印度古吉拉特投資峰會上,印度財政國務部長賈揚特辛哈首次對“印度製造”這一宏大概念做出詳解,認為乙太陽能設備為代表的一系列創新型産業將成為“印度製造”的著眼點,“印度製造”將塑造一種創新驅動、自下而上的新經濟增長模式。

  太陽能産業已取得實質性進展

  印度總理莫迪不止一次提到,印度在發展太陽能産業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與潛力。據統計,世界前20位的經濟體中,印度平均日照量最多,尤其是拉賈斯坦邦有廣袤的沙漠地帶,常年日照充足,非常適合修建光伏發電網路。

  莫迪在公開演講中經常提到應當優先實施的“三大宏願”,包括建廁所、開賬戶和推廣太陽能。這三件事情看似風馬牛不相及,卻都是關係實施民生發展的大事。

  目前,印度農村地區尚有3億多人口長期用電得不到保障。大力推動太陽能發電,正是想借此實現數億印度人跨越化石能源的瓶頸,直接進入清潔能源時代。

  其實,印度大力發展太陽能的宏願並非起始於莫迪2014年8月提出的“印度製造”戰略。印度2010年起就開始實施“國家太陽能計劃”,按照這一計劃,印度現在應至少擁有4000兆瓦太陽能並網發電能力,但受制于融資和徵地等難題,這一目標遠未實現。

  莫迪政府上臺以來,太陽能項目的確實現了突破性進展。日前的古吉拉特投資峰會期間,美國太陽能開發商SunEdison承諾將投資40億美元,與印度阿達尼公司在古吉拉特邦合建全球最大的太陽能發電廠,該廠設計發電能力達750兆瓦。

  同時,在莫迪政府最新擬定的太陽能發展計劃中,印度將在未來5年建立25個太陽能園區,總發電量可高達25吉瓦(1吉瓦等於1000兆瓦),平均每個園區發電量為500—1000兆瓦。2014—2015財年,印度政府已為大型太陽能項目和園區建設撥款100億盧比(約10億元人民幣)。這筆錢顯然與印度宏大的太陽能發展計劃並不匹配,所以莫迪正利用一切機會遊説中國、美國、日本、德國等國企業,希望在未來5年內拉動1000億美元的投資,將印度打造成為全球太陽能産業的中心。

  中國經驗值得印度同行汲取

  印度財政國務部長賈揚特辛哈認為,太陽能技術將成為印度打造下一代産業技術標準的重要範例,也是在製造業方面與中國競爭的突破口。

  不過有人提出,目前中國光伏産品約佔全球太陽能市場的六成份額,不知尚處産業發展初期的“印度製造”拿什麼和中國競爭?面對這一問題,印度工業産業聯盟經濟政策部主任達內什哈希姆對記者説:“太陽能是世界清潔能源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印度著重推進這一領域的發展,既是為了彌補本國用電缺口,也有憑藉資源及成本優勢開拓國際市場的考慮。中印兩國在這一領域的競爭與合作是必然的。中國具有先發優勢,在發展過程中有不少經驗和教訓,這都值得印度同行汲取。”

  目前,在印度市場上有不少雜牌或貼牌的中國太陽能産品,由於以極低價格進入印度市場,其中不少劣質産品給當地民眾帶來比較差的用戶體驗。相反價格稍高的本地産“塔塔牌”,印度消費者對其品牌忠誠度一直不減。達內什哈希姆分析稱,“印度太陽能産品機遇與挑戰並存,只有高標準、大規模生産才能降低成本,保證品質,滿足國內外需求。以目前印度的太陽能發電能力,其發電成本仍超過火力發電近50%,唯有吸引外資,擴大産業規模才能促進這一前沿産業的升級。”

  達內什哈希姆稱,日照時間長、炎熱、沙漠,這都是印度發展太陽能的固有優勢,為了少佔地,印度還逐步完善了河渠蓋頂太陽能技術,即用太陽能板覆蓋運河表面,這既節省了用地,又令河渠水道蒸發量減少,緩解下游用水需求。此類新技術的推廣無疑將助推印度太陽能産業的發展。

  從概念到現實還有很長路要走

  “創新驅動,自下而上”是當下印度各界對“印度製造”理念的最新注解。印度觀察家基金會副主席薩米爾薩蘭16日在英國《每日郵報》上撰文稱,利用技術優勢開拓市場將決定著“印度製造”的方向。在他看來,印度已在汽車設計及製造、精煉化工、電信等多個領域實現了低成本高産出,目前需要把更多此類“印度製造”的産品打入那些每天每人平均收入不足兩美元的市場。

  基於現實情況,印度不可能因循中國模式,將自己打造成另一個全球電子産品王國。在印度財政國務部長賈揚特辛哈看來,“未來勢必出現印度作為領導者的産業,那將是全新的産業,如太陽能……”對於這種美好願景,印度各界既顯示出樂觀,也保有一份謹慎。

  薩米爾薩蘭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印度製造”從一個概念到成為現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印度各界也正在摸索它可能實現的路徑。印度在某些領域具有發展優勢,但基礎建設、稅務體制、官僚機制等方面仍在拖後腿。儘管如此,薩米爾薩蘭認為,“印度製造”的提出是印度重新明確國家地位的重要契機,此前印度被貼上“巨大市場”這一標簽,並一再引以為豪,這致使印度多年來只是全球各地商品的傾銷地,而“印度製造”的提出令印度各界開始意識到,印度必須培養為本國乃至世界創造價值的能力。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