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為何愛聖誕節 外媒:過節只是花錢的理由

時間:2014-12-22 16:22   來源:新華國際

   據參考消息網12月21日報道,美媒稱,這在美國是典型的節日景象:精心裝飾的聖誕樹、一閃一閃的彩燈以及排隊等待聖誕老人的購物者。但只有一點是例外的……這里是上海。

   據彭博新聞社網站12月17日報道,聖誕促銷在中國和世界其他一些通常並不過聖誕節的地區正變得越來越常見。全球品牌和本土商家紛紛通過促銷和各種活動來推廣聖誕季,希望讓亞洲和中東的顧客也融入聖誕氣氛,同時打開他們的錢包。

   23歲的上海人克麗絲特爾·趙說:“我小的時候,對于聖誕的了解只有聖誕老人和它是個西方節日。”這都改變了,她說。雖然多數中國人仍不信奉上帝,中國也未正式承認聖誕節,但趙女士和她的朋友們還是會一起到商場里感受節日氣氛,彼此交換小禮物。

   隨著這種趨勢多年來不斷增強——基于日本和其他一些非基督教國家長久以來的聖誕傳統——商家們正鉚足了勁迎接今年的聖誕季。梅西百貨、Aeropostale和薩克斯第五大街公司紛紛與無國界電子商務公司和支付寶這樣的電商合作,首次直接為中國消費者提供聖誕特供服務。

   位于美國俄亥俄州比奇伍德的萊文咨詢公司是一家向商品生產者和零售商提供海外策略咨詢的企業。該公司首席執行官亞當·萊文說,在中國,像樂購和家樂福這樣的西方零售商正在努力開展聖誕促銷。

   萊文說:“零售商很聰明。什麼東西在一個國家奏效,它們就會在其他地方也試試。”

   報道稱,對中國的節日熱潮起推動作用的還有光棍節,也就是11月11日。《美國能向中國學到什麼》一書作者、中美關係顧問安·李說,這個節日強調給自己買禮物,同時借助一切東西都來自西方的優良感來進行推廣。

   李說,較年輕的人如今的消費方式已有所不同。他們更多的是頻繁進行一些花銷適中的消費,而不是攢錢買像設計師手袋這樣的高端物品。這就迎合了送聖誕禮物這種日漸流行的傳統。

   上海的趙女士計劃今年給自己的父母買禮物,盡管父母並不過聖誕節。她說,這種方式不同于在中國的農歷新年,人們互換裝有現金的紅包,而不是互送禮物。

   周大福珠寶在中國擁有2000多家門店。該公司管理負責人肯特·王說:“中國人非常喜歡節日。我們喜歡一個可以花錢的理由。”

   作為全球最大的上市珠寶企業,周大福將在今年的聖誕節期間展開大力促銷,比如為顧客提供折扣券,在香港舉行大促銷等。

   香港嘉里建設有限公司在上海開設了兩家購物中心,其中一家在去年聖誕期間進行了試探性促銷,今年這兩家商場都已擴大了促銷力度。

   在平安夜和聖誕節當天,兩家購物中心都將請來合唱團和現場樂隊為顧客表演。

   嘉里建設有限公司上海創意和生產經理盧欣說:“中國大多數購物中心從零售角度看都出現了下滑,因為目前網絡購物如此壯大。零售中心感到很有必要進行創新,如何讓人們進入商場消費就是要為他們創造一種消費體驗。”

   香港仲量聯行零售主管湯姆·加夫尼說,零售商渴望將中國的節日購物季從雙11延長到農歷新年。

   盡管中國的奢侈品銷售受到政府反腐行動影響,但該公司預計,今年聖誕季期間,香港和內地的銷售額將上漲5%到10%。

   加夫尼說,就在不久之前,商家的精力仍集中在中國農歷新年購物這一全年最大消費活動上。購物季的延長在11月中旬即隨處可見的各種節日裝飾中表現得很明顯,這比往年早了近兩個月。

   加夫尼說:“它們開始意識到,等一下,我們可以在這段時間里好好賺一筆。”(編譯/丁超)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