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埃博拉墨守成規,可能會延誤時機

時間:2014-10-21 08:52   來源:中國網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陳馮富珍當地時間10月13日在菲律賓馬尼拉召開記者招待會時,形容埃博拉為現代社會中發生的最嚴重衛生緊急危機,但如果人們能採取理性措施應對疫情,那麼疾病對各國經濟的影響將會有限。

  埃博拉成為當今世界最嚴重公共衛生危機的顯著標誌有三個,一是埃博拉已經在世界各地傳播,二是埃博拉已經造成世界性恐慌,三是迄今尚無治療埃博拉的有效藥物和疫苗。

  埃博拉在世界各地蔓延的現實是,除了在非洲,已經確認有埃博拉發生的地區和國家有美國、西班牙,發現疑似病例的有加拿大、巴西等。由於埃博拉傳播速度極快,埃博拉病例正以大約每3到4周翻番的速度增加,因此,疫情自然而然引發恐慌。其實,恐慌早就在非洲蔓延,現在又蔓延到歐洲、北美以及亞洲的一些富裕國家。

  發達國家,如美國曾對埃博拉一度信心滿滿,認為憑其擁有的先進醫療設施,可以遏制這一疫情。例如,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主任湯姆弗裏登在發現美國第一例本土埃博拉患者鄧肯時曾表示:“我們有能力遏制埃博拉病毒在美國蔓延。”然而,這一表態在事實面前顯得有些蒼白無力,因為緊接著就出現了美國本土的第二例和第三病例,後兩名均是醫護人員,都參與過護理第一例美國本土埃博拉患者鄧肯,並多次與鄧肯接觸。

  儘管衛生部門確認這名護士的染病是“違反了程式”,但是,當一名護士按規定穿戴了防護系統都會被傳染時,其他普通人被傳染的風險就更大了。由於人類至今尚未找到一套可以不被埃博拉病毒感染、百分百安全的防護系統以及沒有有效的藥物和疫苗防治埃博拉,恐慌情緒的傳染也難以阻止,甚至恐慌有時比疾病本身傳播得還快,造成的損失也會更大。

  當一種疾病能夠被人類有效防治之時,是防止恐慌蔓延的最佳方法。但是,要研發出防治埃博拉的藥物或找到控制這一疫情的有效措施非常困難。因此,在埃博拉疫情造成的危機面前,只有通過急事急辦或具體情況具體應對才有可能找到有效的防治方法。現在,已經有一些研究人員和專業人士提出了這一建議,在埃博拉麵前,固然需要遵循循證醫學的方式研發新藥物和疫苗,但是,如果只按過去的方式按部就班,有可能輸掉這場戰爭。

  治療埃博拉目前沒有確定的有效藥物,很多藥物都是在緊急情況下使用,例如美國使用zMapp藥物治愈了2名參與非洲抗禦埃博拉的牧師和醫護人員,但是,由於對這一藥物的使用不符合藥物安全的“黃金標準”而受到批評和懷疑。這個標準是指,一種藥物被審批前,需要進行臨床隨機和雙盲的安全性試驗(RCTs),即隨機抽取病人和對照組志願人員進行對照試驗,研究人員和患者都不知道接受的是有效的藥物或安慰劑。只有經過這樣的試驗獲得有效和安全的藥物,才能獲准在臨床使用。

  現在來自非洲,歐洲,和美國的17位高級衛生專業人員和醫學倫理學家在2014年10月10日的英國《柳葉刀》雜誌線上發文稱,儘管藥物安全和有效使用的“黃金標準”在大多數情況下能提供堅實有力的證據,但是針對埃博拉疫情,這一標準可能會延誤有效的治療方案。原因有好些。

  一是埃博拉極高的病死率沒有時間讓人們等待這種隨機雙盲試驗,二是在受到埃博拉肆虐的地區缺乏有效的衛生保健系統,也沒有條件來進行這樣的試驗。再其次,難以找到志願者和更多埃博拉病例來進行隨機雙盲試驗。當然,在正常情況下必須堅持藥物研發和使用的黃金標準,但這種情況不適合處於歷史上最嚴重的埃博拉疫情。如果實際當中有某種創新藥物可以治療埃博拉的話,世界衛生組織應當推薦使用來拯救生命,而不是固執地堅持黃金標準。

  其實,緊急情況緊急處理的做法在埃博拉疫情最嚴重的賴比瑞亞已經顯示成效。在賴比瑞亞杜伯曼堡的一家隔離中心,醫生洛根讓診所內的埃博拉感染者服用了治療艾滋病的藥物拉米夫定,結果15人中13人生還,死亡率從原來的70%下降至13%。

  洛根稱,他的靈感來源於醫學雜誌上的一篇文章,文章稱埃博拉病毒在人體內的複製過程和HIV頗為相似,他由此産生了用抗HIV藥物治療埃博拉的大膽想法。起初,他在染病同事身上試用藥物,兩天不到,該同事就顯示出了好轉的跡象。

  洛根對埃博拉患者的治療顯然沒有經過“黃金標準”的檢驗,而且他也承認這一療法只有在對大批病人進行隨機雙盲對照試驗後才能被確認。但是,洛根稱:“我們的病人都快死了,還討論研究?我是個醫生,要做的就是盡力多救幾個人。”

  顯然,這就是抗禦埃博拉急事急辦的變通原則。如果在埃博拉麵前還墨守成規,可能會延誤時機。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