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磚銀行為世界帶來正能量

時間:2014-07-17 09:58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金磚國家15日發表《福塔萊薩宣言》宣佈,金磚國家開發銀行初始資本為1000億美元,由5個創始成員國平均出資,總部設在中國上海。金磚國家1000億美元初始規模的應急儲備庫也同時啟動。這是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六次會晤達成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成果,將會為世界帶來多方面的正能量:

  首先,為金磚國家深化合作帶來正能量。習近平在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六次會晤時提出,要發揚金磚國家獨特的“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合作夥伴精神。金磚國家合作由於有了金磚國家銀行這一實體合作機構和應急儲備安排,就從一個文字概念、一個對話機制變成一個現實的經濟組織,這無疑將有助於金磚國家深化務實合作,拓展合作領域。未來,金磚國家之間可以通過金磚銀行、雙邊或五國多邊的貨幣互換合作協議、相互貸款,開展全方位經濟合作,在貿易和投資領域探索建立一體化大市場,在貨幣金融方面構建多層次大流通,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形成海陸空大聯通,在人文領域推動各國人民大交流。推動金磚國家經濟從量的增長轉向質的提升,協調經濟發展、社會發展、環境保護,拓展更大發展空間。

  其次,為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可持續發展帶來正能量。五國就金磚銀行達成的一個基本共識是,當一個成員國或其他非成員國提出銀行貸款申請時,金磚國家開發銀行將審查借貸國的金融狀況,但不會干涉這個國家的經濟和金融事務,提供貸款時不會附加諸如“人權”、“勞工權”等政治條件,決不限制發展中國家人民的生存權和發展權。這對於廣大發展中國家來説無疑是一個福音,可以彌補現有國際多邊金融機構運作的不足之處,為廣大發展中國家獲取項目貸款多提供了一個選擇。未來,金磚銀行通過支援發展中國家基礎設施、醫療衛生等方面的建設,對其進行不設前提條件、更具針對性的投資和援助,可以更好地促進廣大發展中國家實現可持續發展。

  第三,為國際貨幣金融體系改革和國際經濟新秩序的建設帶來正能量。美國金融危機之後,發達國家承諾的國際貨幣金融體系改革迄今仍然停留在紙面上,嚴重阻礙了國際經濟與貨幣多元化發展。與其無限期等待發達國家的消極改革,幻想其自覺放棄在國際金融組織的主導地位,與其被動應對發達國家轉嫁危機的頻頻發起的“貨幣戰爭”,不如另起爐灶,建立自己主導的金磚銀行和外匯儲備庫,加強成員國之間的貨幣金融合作,促進國際經濟與貨幣多元化發展,這是金磚國家不二的選擇。金磚銀行和應急儲備庫的建立,將會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行等傳統國際金融機構的改革發揮催化劑的作用,倒逼國際貨幣金融體系改革的推進。正是在這個意義上,金磚開發銀行和外匯儲備庫的建立將為國際經濟新秩序的建設提供源源不斷的正能量。

  第四,為國際政治關係民主化發展帶來正能量。金磚國家之間有著不同的政治體制、經濟結構、民族文化,甚至由於歷史、地緣等原因造成的利益衝突、民族積怨依然存在,但各國都能夠從大局和各自的長遠及根本利益出發,聚同化異,在本次會晤中能就金磚銀行的細節達成一致,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金磚合作,沒有老大、沒有霸權,有的只是不斷增強的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平等協商、互利合作。這一合作模式為當今世界的國際政治經濟關係樹立了榜樣,帶來了正能量,這對一些仍然以冷戰思維,執迷于靠軍事結盟、戰略遏制、政治顛覆、經濟制裁等手段處理國際關係的少數國家和政客來説,無疑是一面鏡子。(石建勳 作者為本報特約評論員、同濟大學財經研究所所長、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