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能對俄一劍封喉嗎?

時間:2014-05-07 08:23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雖説奧巴馬政府已在各個方面竭盡全力消除當前危機與冷戰的聯繫,試圖以一種新的嘗試來處理當前的國際爭端,但在受挫之後,不得不把目光重新轉到過去,就像奧巴馬之前做的,喜歡在歷史堆裏尋找解決辦法。

  重回“遏制”

  冷戰後,在西方與俄羅斯關係最嚴重的破裂事件中,外交口水戰不斷升級。美國威脅今後3周要對俄採取新的制裁措施。

  奧巴馬在5月2日與德國總理默克爾舉行的聯合記者招待會上表示,如果危機持續並影響25日舉行的烏克蘭大選,將會對俄採取更多嚴厲制裁措施。3日,美國國務卿克裏與俄外長拉伕羅夫通話,威脅對俄羅斯實施進一步制裁。

  在今年1月刊出的《紐約客》上,奧巴馬並不認為冷戰時期對蘇政策(即“遏制”)的設計者喬治凱南若活躍在今天能發揮多少作用。

  美國已經加強了針對俄羅斯的制裁,把目標對準與俄總統普京核心圈子有關的7名政府官員及17家公司,還將拒絕發放一切有軍事用途的高科技項目的出口許可。

  分析認為,奧巴馬的威脅可能意味著,會在未來把重點放在俄羅斯的油氣資源上,妄圖對俄羅斯“一劍封喉”。

  現如今他發現,他比以往時候需要喬治凱南。種種跡象表明,奧巴馬準備重拾“遏制”策略,在未來幾年裏從經濟和政治上削弱普京,弱化他在俄羅斯之外發揮影響力。

  不合時宜

  奧巴馬故紙堆裏找答案做法實用,但可能並非有效。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前俄羅斯事務高級主任托馬斯格雷厄姆認為這一做法很難奏效,喬治凱南的戰略成功瓦解了蘇聯,也曾讓伊朗走到談判桌前。但不應忽略的是,第一次見效用了40多年,第二次用了12年。

  從現實來講,奧巴馬面對的世界局勢已于當時提出遏制戰略時的情況迥異,所得效果可能更會大打折扣。因為全球經濟聯繫比那時緊密得多,政治力量也更為分散。

  美國的“經濟制裁”牌遠沒有打到俄羅斯的痛處,因為奧巴馬至今也沒有説服自己的歐洲盟友加入制裁的序列。在不少歐盟國家看來,只要俄羅斯不對烏東部地區出兵,就沒有必要對俄實施嚴厲制裁。

  這在德國總理默克爾的訪美之行時表現得尤其明顯。因為德國顯然是最容易被“迴旋鏢”擊中的國家,有6000多家德國企業在俄羅斯拓展業務。而且德國1/3的天然氣和石油供應來自俄羅斯。德國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的分析顯示,如果原油供應價格每桶上漲20美元,德國經濟增速將被拉低一個百分點左右。所以默克爾在顯示與美國“團結一致”的同時,強調歐盟和美國需找到制裁俄羅斯的綜合方案,避免個別歐盟國家受創。

  在政治方面,美國在孤立俄羅斯方面遇到更大的障礙。在聯合國大會就烏克蘭問題表決時,卻有不少重要國家都不願跟美國站在一邊。印度和南非投了棄權票,美國的堅定盟友以色列沒有參加投票。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