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社會暴力犯罪有增無減

時間:2013-09-24 14:49   來源:人民日報

  在19日至20日不到24小時的時間內,芝加哥發生數起槍擊案,導致至少3人死亡,約30人受傷。圖為9月20日,在美國芝加哥,25歲的槍擊案遇難者魯賓奧斯汀的朋友在案發地點寫下悼念詞。新華社發

  核心閱讀

  美國聯邦調查局在最新發表的2012年犯罪統計報告中指出,2012年美國共發生121萬多起謀殺、強姦、惡性攻擊等暴力犯罪,較上年上升了0.7%。這意味著,每10萬人中平均發生386起暴力犯罪案件。2012年,美國執法部門在全國範圍內共實施了1220萬次逮捕行動,這一數字還不包括對違反交規者採取的逮捕行動。

  美國社會治安狀況惡化,暴力犯罪有增無減,與該國貧富差距大和槍支氾濫等社會痼疾息息相關。而近年來美國在伊拉克、阿富汗發動的戰爭,客觀上對美國國內社會治安産生了惡劣的反彈效應。

  最新統計報告顯示,美國社會治安狀況惡化

  根據這一統計報告,擁有270萬餘人口的美國第三大城市芝加哥2012年發生500起謀殺案,位列美國各城市之首。此外,2012年,芝加哥共發生搶劫案13467起,暴力攻擊案12272起,財産犯罪112466起,盜竊案22748起,偷車案17001起。為數眾多的犯罪案件使芝加哥的社會治安狀況蒙上了一層陰影。

  在經濟不景氣的背景下,有著傳統暴力文化特點的芝加哥等地社會犯罪現象便有火助風威之勢。芝加哥在歷史上便有盤根錯節的犯罪集團。迄今為止,芝加哥黑社會幫派仍為嚴重問題。芝加哥警方高級官員麥卡錫曾公開承認,“很明顯,芝加哥有嚴重的黑幫問題”。芝加哥市長伊曼紐爾則形容黑幫是“社區的癌症”。芝加哥警方雖曾採取包括通過社交媒體蒐集黑幫的資訊,以及同當地販售酒類的店舖等聯合打擊黑幫犯罪、保障社區安全的諸多新策略,但收效有限。

  謀殺案高發的城市還有紐約(419起)、底特律(386起)、費城(331起)、洛杉磯(299起)。此外,謀殺案在3位數以上的城市還有巴爾的摩(218起)、休斯敦(217起)、新奧爾良(193起)、達拉斯(154起)、孟菲斯(133起)、奧克蘭(127起)、聖路易斯(113起)、堪薩斯城(105起)等。

  而在人口僅有63萬餘人的美國首都華盛頓,2012年發生了88起謀殺案,強姦案為236起,搶劫案3725起,暴力攻擊案2399起,財産犯罪29264起,盜竊案3519起,偷車案3549起。考慮到人口因素,美國首都的社會治安狀況堪憂。 

  不久以前,一位住在華盛頓市內的記者同行告訴本報記者,他的汽車停放在一處網球場邊時,車窗被人打破,車內物品遭盜。另一位同行還曾有過面對劫匪手槍相逼的險境。在美國首都發生這樣的事情似乎匪夷所思。實際上,華盛頓是一座貧富懸殊的“雙城”。在非洲裔美國人聚居的地方,貧窮現象舉目皆是,社會治安狀況也隨之惡化。

  貧富差距大、槍支氾濫等因素致犯罪率上升

  美國社會暴力犯罪有增無減,與該國經濟不景氣密切相關。美國2008年爆發的金融危機及其後的經濟不振使得數以百萬計的美國人失業。眾多年輕人難以在就業市場上找到第一個立足點,成為“新迷惘一代”。美國8月份25歲以下的年輕人失業率為15.6%,是25歲及以上年齡段人口失業率的2.5倍以上。在就業市場上,非洲裔、拉美裔等更成為“弱勢群體”。失望乃至無望,對社會現實不滿致使部分人鋌而走險,實施暴力犯罪。 

  本報記者不久前在美國最大的印第安人保留地納瓦霍部落採訪時看到,由於當地缺少經濟發展項目,印第安年輕人普遍感到生活無望,其中許多人選擇輕生,還有不少人淪為犯罪分子。在美國最為貧窮的密西西比州,記者看到遊蕩在街頭的非洲裔人比比皆是。一大早,便有滿嘴酒氣的人徑直走上前來,向記者討錢。美國皮尤公司執行副總裁泰勒認為,美國年輕人一直面對著充滿敵意的生存環境。這樣的環境肯定對社會治安産生負面影響。  

  近年來,美國在伊拉克、阿富汗發動的戰爭客觀上對美國國內社會治安産生了惡劣的反彈效應。在美國社會犯罪活動中,相當一部分犯罪者為美國退伍老兵。美國普通士兵中,多數人由於家境不好,意圖通過當兵改善生存狀況。然而,隨著伊拉克、阿富汗兩場戰爭的結束,回國老兵面臨極難找到工作的境遇,在極度沮喪、失望和無助的情形下,有著一身武藝的老兵常常以極端形式報復社會。

  槍支氾濫無疑是導致美國社會治安惡化的一大痼疾。是否控槍在美國仍為一個極有爭議的話題。不久前,美國最高法院以5比4的投票結果,就芝加哥禁槍令是否違憲一案作出裁決,稱美國憲法第二修正案中有關公民享有持槍自由的條款同樣適用於各州和地方法律,這意味著美國公民在各州都有權持槍。這一裁決引發了美國國內一些專家和民眾的嚴厲批評。他們抨擊這個裁決是在縱容暴力,會使美國的社會治安狀況更加惡化。

  >> 點 評

  王文峰(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所研究員):近兩年,多起槍擊案不僅震驚美國社會,也引起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長期以來未得到有效治理的社會治安問題日益凸顯。 

  在美國,犯罪案件多集中于城市,尤其是一些大城市。這是因為在大城市裏,為數較多的社會底層人員聚居在一起,形成一個個“貧民區”。那裏的居民往往沒有受過良好教育,無法找到穩定的工作,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客觀地説,這些人群更可能成為犯罪的主體,他們集中居住的地方成為違法犯罪案件高發之地。  

  相比之下,美國的富裕家庭和作為社會主體的中産階層,多數生活在城市周圍的郊區地帶,甚至是遠離人煙的地方,居住和生活空間開闊,出行通常是自己駕車。這些地方的治安,就會比城市,尤其是城市中的“貧民區”要好得多,發生治安犯罪的情況較少。  

  社會治安問題不是孤立存在的。美國社會存在大量問題,比如槍支和毒品氾濫,貧困人群長期存在,少數族裔教育和就業機會的缺乏等。加之一些城市財政拮據、地方黑勢力猖獗,都進一步加劇了問題的嚴重性。面對這些社會痼疾,美國各級政府似乎難有作為,致使社會治安問題成為美國身上的一道很難徹底癒合的創傷。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