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最需要的不是“民主”而是秩序

時間:2013-08-20 14:15   來源:中國網

  自從7月3日埃及軍方“罷黜”總統穆爾西之後,埃及國內局勢持續動蕩,尤其是8月14日齋月過後,埃及軍方開始對聚集在開羅、亞歷山大、塞得港等地的穆爾西和穆斯林兄弟會的支援者進行“清場”行動,造成了大量的人員傷亡。埃及持續動蕩的局勢讓吸引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

  埃及局勢確實十分嚴峻,而無論從民主政治理論(埃及國內缺乏政治“和解”的條件)、第三國歷史對比(通常是90年代初的阿爾及利亞)還是經濟視角(埃及國內經濟自穆巴拉克倒臺前後一直不佳)來看,似乎都在預示著埃及的國內衝突將更加激烈。不少觀點認為,埃及會陷入“持續動蕩”,而埃及的未來也會“陷入內戰”,仿佛埃及已經在“不歸路”上越走越遠。

  不過,事實上埃及有著自身獨特的政治歷史和政治特點,因此不能簡單的從“西方民主理論”來判斷埃及國內局勢未來走向,也不能簡單的類比他國(即使同樣是中東,甚至同樣是馬格裏卜國家)來觀察下一步埃及國內局勢的發展。從埃及自身諸多條件來看,如果處理得當,未來埃及將很可能在軍方和臨時政府的領導下,逐漸恢復社會秩序穩定。

  “決心”加“實力”:埃及軍方有能力恢復社會秩序

  埃及軍方和臨時政府擁有恢復埃及國內社會穩定的能力。這種能力來自與兩個方面,一是埃及軍方恢復社會秩序的“決心”,二是埃及軍方擁有恢復社會秩序的“實力”。

  一方面,埃及軍方通過武力恢複國內秩序的“決心”已經不容動搖。從7月3日“罷黜”穆爾西之後,埃及軍方和其“監督”下的臨時政府一直頂住國際社會和國內不同政治派別的巨大壓力,決心以“鐵血政策”恢復埃及國內的政治秩序。埃及軍方不顧美國、歐盟、非盟、海灣國家的“苦口婆心”的勸説,毅然決然的對穆兄會進行強力打壓,用美國副國務卿伯恩斯的話説就是“將軍們不想和解”。埃及臨時政府將穆兄會形容為“恐怖分子”,更是封死了國內政治派別進行“調解”的可能。“決心”已下,動手只是時間問題。

  另一方面,埃及軍方有“實力”在短時間內恢複國家秩序。埃及的武裝部隊是埃及國內實力最強、影響力最大的政治集團,在埃及人民心中威信很高。多數埃及人認為,軍隊一心為民,是最誠實、公正、客觀的政治力量。埃及政府數十年來對軍隊的歌功頌德深入人心,從1952年埃及“法魯克”王朝被推翻之後至穆爾西當政,埃及歷屆政府的領導人都出身軍旅。時至今日許多埃及年輕人依舊會自豪地説:“軍隊和我們是一體的!”

  埃及軍方在國內掌握的經濟資源為其左右埃及政局提供了強有力的工具。自今年5月起,埃及停水停電時常發生,汽油短缺使加油站前排起長龍,警察不見蹤影,任憑治安惡化——穆爾西的支援率因此直線下滑。耐人尋味的是,巨大的民生難題在軍事政變後的7月4日立即得到緩解:警察開始執法,加油站儲油充足,股市上漲,埃鎊升值,斷水斷電再也不見,電力首次出現盈餘。雖然沒有證據顯示埃及軍方“黑”了穆爾西政府,但是埃及軍方對於國內經濟的影響力可見一斑。

  而且,自從穆爾西被埃及軍方“罷黜”之後,為了增強軍方“清場”的必要性,埃及媒體爆出各種驚天動地的消息:有的説穆兄會已經在動物園地下預埋炸藥,等開齋節遊園時集體引爆。還有的報紙刊登大標題説,敘利亞戰場的化學武器已被偷偷運到了阿達維亞廣場的示威者手中。埃及軍方和臨時政府對與社會輿論的影響力顯露無疑。

  “鐵血決心”和巨大的“實力”,使得埃及軍方能夠恢復埃及國內的社會穩定,打垮任何可能出現的政治反對派。

  原標題:“罷黜”穆爾西,埃及局勢沒有那麼糟糕

編輯:扶海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