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815”,正義的警鐘應長鳴

時間:2013-08-15 16:16   來源:新華社

  68年前的8月15日,日本軍國主義無條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人類歷史上“最慘烈的死亡與毀滅的匯集”最終結束。

  戰爭必然帶來苦難,第一次世界大戰便以“人類絞肉機和屠宰場”的惡謚載入史冊。但二戰,唯獨二戰,卻經常被稱為“善戰”。

  何以謂“善”?只因這不是以往弱肉強食式的勝利者對失敗者的戰爭,而是一場全世界人民奮起反抗德意日法西斯侵略與暴行的正義戰爭,一場善良最終戰勝邪惡、光明最終戰勝黑暗、文明最終戰勝野蠻的戰爭。這是國際社會的共識。

  不幸的是,戰爭發動者的罪惡,因複雜的歷史原因和文化心態,在戰後的日本未能像德意那樣進行全民清算,更未能為後代日本人民所週知。日本極右勢力一直企圖用“勝王敗寇”“戰勝國對戰敗國”的邏輯,消解二戰的正義性質,並利用原子彈爆炸的悲劇,反覆渲染“受害國”心態,而對日本當年加害他國、罄竹難書的侵略罪行,百般抵賴否認。

  對此,日本知名作家渡邊淳一曾以《一百種理論不如一份良心》為題,回憶中國和朝鮮半島民眾因日本侵略遭受的非人待遇,指出:“同樣一件事,加害者和受害者理解的方式會有天壤之別……加害者的任何理論、任何辯護都是蒼白的。因此,日本決不應該企圖用曖昧的語言逃避現實。”

  多年來,有良知、有勇氣的日本人士也不斷發出正視歷史的呼喚。史學家井上清生前自剖心跡:之所以考證釣魚島屬於中國的史實,就是為了阻止日本軍國主義勢力借屍還魂、再啟戰端。在作品中詳細揭露七三一部隊罪惡的推理小説家森村誠一説:“以反省歷史來揭露社會弊端,追求人生的真諦,這才是我寫作的目的,是我生存的意義。”

  可惜,現任安倍晉三政府不但全盤繼承極右歷史觀,而且走得更遠。去年上臺前,安倍就有意修改承認日軍強徵慰安婦的“河野談話”和對侵略表示反省和道歉的“村山談話”。今年3月,安倍公開為被供奉在靖國神社的甲級戰犯洗刷罪名,稱東京審判是根據“戰勝國的判斷裁定的罪名”,不是日本人的定罪。4月,安倍拋出“侵略無定義”論。7月7日——日本全面發動侵華戰爭之日,安倍宣稱“為歷史感到自豪”,再度令鄰國和國際社會震驚。

  “了解歷史的人都不會相信他(安倍),”日前,在廣島原子彈爆炸紀念儀式上,好萊塢名導奧利弗斯通對安倍政府之無視歷史提出尖銳批評。

  歷史歸根到底是由正義者寫就的。如果邪能勝正,人類文明就不可能取得今天的進步。68年前日本的戰敗,根本原因在於侵略他國的非正義性質。在這場戰爭中,日本首先是加害者,最終因加害他國的罪惡,把本國人民也拖進受苦受難的深淵。

  渡邊淳一的反思發人深省:“(日本)不願意道歉也必須要道歉,因為我們的父親、祖父或者曾祖父,他們的身體裏流淌著和我們一樣的血。雖然我們的家族認為他們溫文爾雅,但他們畢竟在那場癲狂的戰爭中,成為癲狂的人。”

  為了不再發生戰爭,為了不再製造“癲狂的人”,紀念“815”,正義的警鐘應長鳴。(記者 徐劍梅)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