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諾登無奈成為大國博弈的籌碼

時間:2013-07-25 09:21   來源:中國網

  斯諾登,無疑是最近一個月以來全球各大媒體曝光率最高的人物,他的一舉一動都備受人們關注。在經過人生最漫長的一個月等待之後,俄羅斯這位前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僱員,終於可以結束在謝列梅捷沃機場轉机區的流浪生活。對於斯諾登來説,下一站是莫斯科,斯諾登去留問題暫時告一段落,然而對於此事件背後的大國博弈而言,才剛剛拉開序幕。

  斯諾登的價值評估

  斯諾登的價值並不體現在他作為美國情報機構僱員所掌握的情報,儘管據傳言,他出逃之前存儲了大量數據,現在來看,這些數據的價值不得不得打上問號,畢竟作為一名技術專家,不可能在日常工作中接觸到密級較高、價值較大的情報。斯諾登真正能夠給各國提供的幫助在於他熟悉美國中央情報局蒐集海外情報的方式,但僅僅從獲取美國機密情報的角度來看,斯諾登的價值有限。

  然而斯諾登以及他所披露出來的“棱鏡門”事件就像一支利劍直接刺向了美國對外政策最敏感的部位,他讓全世界都知道了美國正在監視著每一個人,即使是最親密的盟友也不例外。德國、日本等傳統盟友對美國所作所為感到震怒,而拉美左翼政黨執政的國家則看到了反對美國的良機。就如同好萊塢大片的再現,美國國務院和對外情報機構一向自我珍視的榮譽正遭受著前所未有的挑戰,需要一個英雄來消滅邪惡勢力,與之相對應“拯救大兵瑞恩”則是諸多國家急需要做的事情。斯諾登甫一提出避免申請,委內瑞拉、尼加拉瓜和玻利維亞拉美三國便表示願意提供保護,其背後的用意也非常清晰,即利用斯諾登和“棱鏡門”作為一個重要的交易籌碼,以求在同美國打交道中盡可能多的爭取到話語權。

  普京的兩難境地

  從香港飛往莫斯科表明瞭,斯諾登最嚮往的目的地其實是俄羅斯,道理很簡單,拉美三國太小。與拉美三國的積極熱情形成鮮明反差的是俄羅斯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保持了沉默,一時間,整個國際社會無人知道普京是否會收留斯諾登。

  其實,斯諾登對於普京來説也是一塊燙手的山芋。如果説斯諾登是一把利劍,那麼這把劍應該是雙刃的,使用不當則會傷到自己。“棱鏡門”事情所披露出來的國家對於國內外網路空間施加監控的現象,在俄羅斯也早已存在,並且飽受國內外批評,因為普京在斯諾登事件之初已經表態並不贊同斯諾登有損美國國家利益的做法。如果俄羅斯高調的接納斯諾登的話,無疑是給予俄羅斯國內政治自由化、放鬆資訊輿論監控的勢力提供了一個天然的精神教父,須知僅僅在一個月前俄羅斯網路當紅博主納瓦利內剛剛被俄羅斯警方以經濟犯罪的理由逮捕。

  2012年總統大選之後爆發的大規模抗議活動深刻的刺激了普京總統,使得他在就任總統伊始便進一步加強了對於資訊輿論的控制,斯諾登的到來無疑使得普京陷於兩難境地:將斯諾登交給美國人有屈服於美國壓力之嫌,有損國之尊嚴;接受他似乎也是埋下了一顆定時炸彈。於是拖延、靜觀其變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編輯:顧文婧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