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致力建設中美合作夥伴關係

時間:2013-05-31 11:02   來源:人民網

  求同存異以促務實合作

  今年以來,華盛頓眾多智庫中有關中國的話題更加頻密,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中美關係的重要性和所受到的高度關注。不少美方官員、專家、學者認為,在對華合作問題上,美國各州及各級地方政府是推動中美兩國更為務實合作的切入點。

  在新的形勢下求同存異,推動建立中美戰略互信成為越來越多人們的共識。美國戰略和國際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劉易斯認為,在中美戰略互信問題上,美國應與時俱進地看到三個變化:眼光應從泛大西洋看到全球;要看到中國不再是微不足道的小國,而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美國應歷史地看待中國。在卡特中心舉行的研討會上,本報記者就“美國夢”與“中國夢”所做的發言中,強調看待中國問題一定要具有歷史眼光。會後,多位美國知名專家、學者對本報記者表示獲益菲淺。

  在百人會所組織的中美關係研討會上,美國前駐華大使尚慕傑批評説,美國國會一些議員總是以懷疑的眼光看待來自中國的直接投資,這一情形阻礙著中國對美直接投資。美國國會必須改變這一觀念。曾于上世紀70年隨基辛格訪華的美國副國務卿霍馬茨和希爾斯均認為,推動中美經貿關係發展的主要推動力不在華盛頓,而在美國各州的市長、州長。中國企業也應從州、市一級通過本土化進入美國市場。霍馬茨還建議説,今後中美兩國合作不應局限于沿海大城市,還應該向二線城市發展。

  日前,由中美交流基金會發佈的《中美經貿關係的未來十年》報告中指出,中美經貿關係關係互惠互利,35年來,兩國經濟日益交融,相互依存度不斷提高。美國和中國是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經濟體,兩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兩個貿易國家,互為對方第二大貿易夥伴。同時,中美兩國有很大差異。美國是世界上技術最先進的國家,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美國每人平均國內生産總值是中國的八倍,中美處在完全不同的發展階段。這種這種差異使兩國經濟具有高度互補性。報告指出,未來10年,中美兩國在商品與服務貿易,相互投資,農業,科技,能源以及可持續發展等領域進行合作的潛力巨大。報告提出了許多具體的建議,例如,建議兩國政府儘快開展建立雙邊自貿協定的可行性研究,儘快完成雙邊投資協定談判,鼓勵企業間的能源技術合作,等等。

  報告也指出,缺乏足夠互信和在一些重要全球戰略問題上的分歧,束縛了兩國關係的發展。因此,兩國要增進互信並解決戰略分歧,然而,絕不應讓雙方的分歧阻礙經貿關係的發展。報告認為,在中美如此複雜和廣泛的經貿關係中,存在一些爭端和摩擦是自然的,坦率地承認問題,並致力於解決它們,是中美關係走向成熟的表現。

  紐約大學教授、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斯賓塞表示,雖然中美兩國面臨不同的調整經濟結構的挑戰,但雙方都致力於重建可持續的增長和就業模式,建立更為緊密、互惠的雙邊經貿關係,將對中美兩國各自經濟的成功帶來實質性貢獻,並對全球其他經濟體帶來積極的溢出影響。他説,中美經濟的基本面在過去35年發生了許多變化,但各自的比較優勢仍很明顯,中美經濟的互補性很強,兩國有很多可以深化合作的領域。在全球經濟仍面臨重大挑戰和不確定性的情況下,中美經濟合作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中美建立更緊密的合作關係,必將給兩國人民帶來巨大福祉。雙方應通過合作化解爭端和摩擦。貿易開放、金融穩定和監管、能源安全、環境保護和應對氣候變化等許多全球問題的解決,也離不開中美的合作。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