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頓爆炸能否促俄美重溫“蜜月期”?

時間:2013-04-28 13:55   來源:新華網

  美國波士頓近期發生馬拉松爆炸案後,俄羅斯總統普京致電美國總統奧巴馬表示慰問,雙方承諾繼續在反恐和安全問題上展開闔作,一度趨冷的俄美關係有回暖跡象。

  俄美關係歷史上幾經起伏。2001年發生“911”恐怖襲擊後,兩國加強了安全合作,雙邊關係曾經歷長達數年的“蜜月期”。波士頓爆炸案能否再次促使兩國修好?分析人士對此認為,俄美在反恐等問題上互有利益需求,會在一定限度內加強合作,但受到核心利益及深層矛盾驅使,雙邊關係徹底改善的前景並不樂觀。今後一段時期,兩國或將維持“鬥而不破”的局面。

  反恐合作有望加強

  美國分析家認為,波士頓爆炸案,尤其是嫌犯來自車臣地區等因素,凸顯美俄加強反恐安全合作的必要性。

  美國國會眾議院共和黨和民主黨一些議員本月26日在有關車臣和周邊地區“伊斯蘭極端主義”發展情況聽證會上表示,北高加索地區持續不斷的暴力衝突對美國構成威脅,美國需要與俄羅斯開展“更密切的”合作。

  對俄羅斯而言,車臣地區的安全形勢一直是其心病。近十多年來,俄境內車臣分裂勢力時常發動恐怖襲擊,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加強與美國的反恐合作,切斷恐怖分子的外部支援,對俄羅斯實現國內穩定具有重要意義。

  普京25日表示,希望波士頓爆炸案能夠密切俄美在打擊恐怖主義方面的關係。目前兩國應努力改善雙邊關係,彼此尊重、尋找相互理解的途徑,俄方已為此做好準備。此前,奧巴馬在與普京通電話時,對俄羅斯在反恐問題上給予美方的“密切合作”表示讚賞。

  深層矛盾依然難解

  美國和俄羅斯同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在一系列國際熱點難點問題上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由於歷史和現實原因,兩國互不信任,久結嫌隙。

  在反恐問題上,俄羅斯認為自己是國際恐怖主義的受害者,但西方國家一直就此奉行雙重標準,甚至向車臣武裝人員提供資訊、財政和政治支援。普京近日嚴厲批評西方這種做法。

  美國則認為俄方在一些問題上不斷“站錯隊”,在情報共用上有所保留。希爾説,兩國情報機構不間斷地相互開展情報和反情報工作,俄羅斯情報機構仍把美國當做“主要對手”。這種互信缺失是雙方實現情報共用的重大障礙。

  自蘇聯解體以來,俄美關係發展一直面對幾大障礙:北約東擴、歐洲部署導彈防禦系統、俄國內政治問題、俄周邊戰略空間爭奪。近年來,這些深層矛盾體現在人權、限制領養孤兒、“黑名單之戰”等具體問題上,兩國外交爭端不斷。

  鬥爭合作長期並存

  儘管矛盾重重,但俄美都不希望兩國關係繼續變冷,雙方互有戰略利益需求:在當前最讓美國頭疼的敘利亞、伊朗、朝鮮等問題上,美方不得不尋求與俄合作;俄羅斯為了實現國家發展和現代化,也有必要與美保持穩定的合作關係。

  分析人士認為,俄美將繼續按照“非敵非友”的方式發展關係,長期處於“鬥而不破”的格局中。

  事實上,今年以來,俄美高層已經開始頻密接觸,兩國關係出現緩和跡象。普京與奧巴馬未來數月將兩次會面:一次是6月份在北愛爾蘭八國集團峰會期間,另一次是9月份在聖彼得堡二十國集團峰會期間。

  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俄羅斯問題專家塞繆爾查拉普説,鋻於俄最近數月堅決的反美姿態,宣佈美俄兩國總統將要會晤的消息非常重要。(記者 易愛軍)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