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有“現實感”還不夠

時間:2013-04-11 13:26   來源:人民日報

  美國學者斯塔夫裏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為描寫二戰後歷史的第四十二章寫下了這樣一個小標題“諸帝國的終止”。剛剛去世的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就是那個時代西方政壇的重量級人物。她出任英國首相的時間段(1979年—1990年),恰好與那個時代的結尾重合。

  理解撒切爾夫人的政治遺産,需要首先理解她所處的那個時代。按照斯塔夫裏阿諾斯的統計,1944年到1985年,共有96個國家贏得獨立。這些國家擁有10多億人口,佔世界人口的1/3。其中,有一半以上的國家是擺脫了英國的殖民統治而獨立的。

  在撒切爾夫人的自傳《通往權力之路》一書中,有一章是用來描述那段時間她所關切的英國社會問題。這一章的小標題是“美德的回報”,字裏行間,浸透著撒切爾夫人對人們過分依賴福利、家庭觀念趨於淡薄,以及犯罪增加和道德滑落的憂慮。

  兩本書的兩個章節,大體上勾勒出撒切爾夫人執政的時代背景和現實困擾。當然,也蘊含著此後全球政治經濟格局可能出現的變化。

  撒切爾夫人算得上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但傑出政治家並非所有的政治決斷都是傑出的。他們政治業績中那些被後人讚頌的部分,往往是因為順應了時代潮流才成為“精彩篇章”。很多中國人能夠記住她的名字,就是因為她對香港問題的和平解決作出了重要貢獻。這一貢獻使得她在中英關係、中歐關係發展史,以及國際政治史上佔有一定地位。

  在撒切爾夫人擔任首相的上世紀80年代,中英兩國關係有了新發展。那個時代的轉捩點,為今天中英關係打下基礎。中英關係今後的發展變化,也將同時代前行的步調一致。

  撒切爾夫人是冷戰時代的強人。冷戰制約了她對這個世界、對亞洲和中國的看法。但好在她還有現實主義的一面。實際上,西方國家對中國的認識,迄今也未必全部擺脫冷戰時形成的意識形態局限。無需回避的事實是,更多的現實主義也在拉近這些國家同中國的距離。回顧中國與英國等西方國家關係的發展歷程,任何西方政治家,只要能夠看清歷史的必然,就有可能做出有利於推動對華關係取得進展的政治貢獻。他們的名字,也將被人們記住。

  斯塔夫裏阿諾斯在“諸帝國的終止”這一章節的最前面,引用了撒切爾夫人所敬仰的現代經濟學鼻祖亞當斯密的話:“今後,那些(海外)國家的土著也許會越來越強大,歐洲的當地人也許會越來越軟弱,因此,世界各地居民的勇氣和力量也許會達到相等的程度……所有國家之間的廣泛交往自然會——或者更確切地説,必然會——帶來知識和各種進步的相互交流,而世界上似乎沒有什麼東西能比這種交流更有可能造成以上所説的力量的相等。”

  這段話對某些人準確把握當今世界有一定的啟示意義。放下傲慢與偏見,學會平等待人、平和相處,於人于己都是件有益之事。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