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製造”力爭後發優勢

時間:2012-12-19 14:00   來源:人民日報

  墨西哥汽車工業協會近日宣佈,該國汽車工業2012年全年預計創造345億美元外匯凈收入,超過原油出口、旅遊業和僑匯收入這三大傳統支柱性産業。

  墨西哥汽車製造業的繁榮,僅僅是“墨西哥製造”近年來高歌猛進的一個縮影。越來越多的經濟學家認為,“墨西哥製造”正在重拾上個世紀90年代後半期的增長強勢,它目前已是世界最大的平板電視、黑莓手機和雙開門電冰箱的出口國,汽車、飛機等領域的出口量也再攀升。巴克萊銀行和日本野村證券等機構預測,如果墨政府能成功推進本國經濟結構改革,未來十年,墨西哥經濟規模將超過巴西,成為引領地區增長的“美洲豹”。

  回顧“墨西哥製造”的發展軌跡可以看出,1994年生效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是其崛起的開始。墨西哥本國工業生産體系健全,基礎設施完善,人力資源充足且成本合理,而美國則是世界第一大工業品消費國。協定生效後,立刻引發了墨西哥製造業爆炸式擴張。墨美兩國長達3000多公里的邊境線,一時間成為世界上集裝箱和卡車運輸等業務最為密集和繁忙的邊境線之一。此後,由於“中國製造”的崛起,墨在美進口額中所佔的比例稍有下降,但現在重拾上升趨勢,目前僅次於中國。而從投資學的角度看,美國是墨西哥貿易的一張“王牌”,其獨有的地利之便表現在汽車、醫療設備等載重産品的運輸成本上的優勢,這是其他國家所無法比擬的。

  墨西哥也是世界上開放程度較高的國家。該國先後同44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自貿協定,為“墨西哥製造”後來居上鋪平道路。統計顯示,“墨西哥製造”的對外貿易總量甚至超過巴西和阿根廷之和。美國波士頓諮詢集團最新研究表明,由於勞動力成本的上升,越來越多的跨國企業,特別是涉及汽車製造業和高技術産業的公司,正將其工廠從亞洲轉移至墨西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佈的數據也表明,“墨西哥製造”正在強勢邁向製造業産業鏈上游。

  “墨西哥製造”的市場拓展空間巨大。世界銀行此前公佈的一份報告稱,墨西哥在《2012年全球營商環境》報告中排名第三十五位,在拉美地區名列前茅。在墨西哥註冊一個公司通常不超過10天,而在巴西、阿根廷等國,則需一個月甚至更長。從人口結構上看,墨西哥平均年齡26歲,其“人口紅利”至少可持續20年。墨國會剛剛通過的勞動力市場改革法案,則為企業雇傭和解聘員工創造了寬鬆環境,這無疑為其未來擴大勞動密集型和資本密集型産業提供了保障。學界估計,若墨新政府能成功對信貸、通信和企業競爭法等進行系統性改革,墨西哥經濟增長率有望提升2至3個百分點。

  目前,墨西哥已經成為向其他拉美國家銷售汽車、電子、紡織品等工業品的最大製造基地,它還通過參與美國製造業生産線大力開拓亞洲出口市場。今年10月,墨西哥已正式加入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TPP),預計“墨西哥製造”將受益於此,從而獲得打開許多亞太國家優惠市場準入大門的“鑰匙”。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