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列島企業年末感受“中國風險”

時間:2012-11-30 10:42   來源:人民網

  日本新華僑報網今天發表蔣豐文章《日本列島企業歲末感受“中國風險”》。全文如下:

  臨近歲末,日本一些大大小小的公司正在為慘澹的經營成績單發愁。善於做預測、搞計算的日本企業,做夢都沒有想到今年流年不利,年初測算的利潤到年底全成了海市蜃樓。而這主要緣于日本常常挂在嘴邊的“中國風險”,在民主黨野田政府的“大膽操作”下,轉眼之間就變成了鮮活卻無法提振企業士氣的現實。

  9月,日本政府宣佈將釣魚島“國有化”後,中日關係急劇降溫,直接受到影響的就是日本經濟。日本財務省公佈的10月貿易統計數據顯示,該月的貿易逆差達到5490億日元,連續4個月呈赤字,是繼1979年以來最大的赤字月。財務省表示,受中國抵制日貨運動影響,對華出口大幅下降是主要原因。

  據日本民間機構估算,中日關係惡化可能使日本GDP減少8200億日元。這其中,日本的支柱産業汽車行業的“犧牲”可謂慘不忍睹。整個10月,日本向中國出口的汽車産品減少了82%,使得日本對華總出口額減少了11.6%。這些主要依賴在華業務成長的日本企業,不得不紛紛向下調整了原來所做的業績預測。

  最近,日興證券公司調查了469家日本上市公司2012年會計年度的業績預測。調查結果顯示,37%的公司將銷售額預測值向下方做了調整,還有32%的公司將純利潤預測值向下做了調整。而接受調查的上市公司中,超過8成的企業認為中日關係惡化是主要原因。原來,他們預測,今年營業利潤會比去年增加15.6%。

  日本電子行業的純利潤和年初的預測值相比減少87.8%。三美電機公司負責人表示,重新調整了今年對純利潤的預測值,將最初預測的10億日元盈利調整為了125億日元虧損。因為中國的抵制日貨運動,該公司在中國的生産接近停頓,國內工廠對華出口也大幅下降,最後只能將全年預測業績從黑字變成赤字。

  日本上市公司業績慘不忍睹,中小企業就更是痛不欲生了。日前,日本權威調查機構帝國數據發佈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因中日關係惡化,全國29.6%的地方中小企業受到負面影響。受害嚴重的三重縣等地,受到影響的地方企業甚至接近四成。

  從行業來看,製造業與批發業受影響尤為突出。“帝國數據”從日本全國的企業中抽取了278家地方中小企業開展調查。42.7%的企業表示,因中日關係惡化銷售收入“出現減少”。依靠中國業務的中小企業,主要在兩個方面受到影響:一是“對華業務減少”,佔41.2%;二是“海關手續出現延誤”,佔29.4%。

  但最讓日本中小企業無奈的是,即使環境變差但還得依賴中國,否則無法生存。64.7%的受訪企業表示將“維持現有的在華業務規模”,“考慮縮小、退出在華業務”的企業僅佔5.9%。“帝國數據”指出,可見很多日本中小企業靠中國市場生存,在蒙受關係惡化對業績造成負面影響的情況下,也無法離開中國市場。

  年初,很多日本企業期望乘著中國經濟的“東風”,擺脫“311大地震”所帶來的打擊,期待經濟會出現V型恢復。誰料,“東風”變成了颱風,日本經濟界人士認為,只有改善中日關係,中國抵制日貨運動才能停止,日本企業才有望擺脫業績惡化的現狀。否則的話,現在的嚴峻現象將會繼續下去。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