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美國是日本國債危機的幕後推手

時間:2012-11-21 15:52   來源:人民網

  日本新華僑報網今天發表署名王鵬文章《美國是日本國債危機的幕後推手》。全文如下:

  最近,美國總統奧巴馬獲得連任,把日本驚出了一身冷汗。這是為何呢?因為奧巴馬表示,當選後將繼續實行貨幣寬鬆政策。通俗地説,就是繼續開動印鈔機。這讓國債已成天文數字的日本憂心忡忡。

  前不久,日本《新潮週刊》上的一個笑話廣為流傳。説是京都大學教授山中伸彌獲得了2012年諾貝爾生理學獎,不知他在領獎後,有沒有問一下同時獲獎的經濟學獎得主——美國的埃爾文羅斯和羅伊德夏普利:美國準備如何幫助日本解決鉅額國債問題。

  日本媒體這麼調侃是有原因的。就在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發的10月15日,日本政府開始兌現高達7226億日元的“個人國債”。領到錢的日本民眾長舒了一口氣,而負債纍纍的日本政府差點沒背過氣去。要不是拼命開動印鈔機、不斷發行新債,日本政府這天就已經信用破産了。而日本大部分金融專家認為,日本出現這種局面,很大程度緣于 “美國大哥”。

  日本金融界資深人士、《日本大沉沒》作者藤卷健史認為,債務危機對日本造成的衝擊,不亞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的社會結構、價值觀、政策制度都已經被鉅額債務壓得扭曲變形,現在的日本如果不推倒重來,很難再有希望。

  藤卷這麼説是有根據的。日本現在的債務總額已經達到GDP的219%,比引發歐債危機的希臘、義大利等國還嚇人。更為可怕的是,美國已經開始協助歐洲各國削減鉅額債務,而日本的債務卻無人關心,還在以每年數十兆日元的速度增長。

  前一段時間,日本國債非常受一些海外投資者的“青睞”,在國際市場上被大量買入,日本政府為此很是高興了一段時間。但相關機構此後出具的一份調查報告,卻讓日本政府從頭涼到了腳。

  原來,日本國債所以被短期內大量買入,是因為其已淪為國際金融炒家對賭的“籌碼”,而這是垃圾債券的代名詞。一旦炒家獲利出場,日本國債的價值將狂跌不止,萬劫不復。不僅如此,國債暴跌還將把日本股票市場、外匯市場、房地産市場全捲進來,直接的結果將是日本財政徹底破産,政府機關紛紛關門。而最讓日本傷心的是,這些炒家絕大多數是和美國政府關係密切的金融機構。

  為防止國債信用破産,日本政府曾經修改《財政法》第5條,強制日本央行購買國債,並讓印鈔機處於滿負荷運轉狀態。但這是為了防止政府部門和消防車、救護車等停擺,維持最基本的社會運轉。而日本政府顯然已經將緊急措施常態化。

  然而,日本金融專家紛紛指出,在內需萎縮,出口又因中日關係惡化等大幅降低的情況下,日本此舉無異於是飲鴆止渴,只會讓國債變得一錢不值。最後的結果就是物價飛漲,日本印鈔機再這麼轉下去,只怕計程車起步價變為100萬日元也有可能。

  而日本政府和民間研究機構開出的“藥方”中,日元貶值都是最為有效的方式之一。日元貶值後,日本企業能增強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雇傭增加經濟走好,投資者對日本國債的信心也將使他們能長期持有。

  可是,這一切都只能是美好的藍圖。“美國大哥”在自身難保的情況下,正在加足馬力開動印鈔機。而作為“小弟”的日本,印鈔速度不可能、也不敢超過美國。市場上美元越來越多,與其緊密聯繫的日元就得“被升值”。就這樣,日本解決國債危機最有效的解決之道,也被堵死。再加上美國每次軍事行動,日本都得拼命往外掏銀子,這也是造成日本國債越累越高的重要原因。正如暢銷書《日本大沉沒》一書中所説,日本的諸多危機從某種程度上説,都是在給美國“擦屁股”,國債危機也不例外。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