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感覺不安全的不只日本

時間:2012-07-31 14:07   來源:環球時報

  日本今天發表2012年度防衛白皮書,裏面大談中國軍力,顯示了日本軍方對中國的高度警惕。這份白皮書把中日關係朝“撕破臉”又推進了一步,現在日本似乎成了在東亞敲“防範中國”警鐘最起勁的國家。

  日本對中國的防範之心可以理解,中國崛起帶來了不確定性,日本對日中力量消長的快速變化不適應,它作為亞洲最有力量的國家已經很久,不願意中國的綜合國力重新超過它,甚至對此有些驚慌,都不是奇怪的。

  然而日本不能對警惕中國的情緒過於放縱,不做任何克制,使它逐漸主導日本的行為,進而影響中國和亞洲其他國家的行為,使東亞局勢走進牛角尖,最終失去迴旋餘地。

  在缺少集體安全體制的東亞,所有國家都缺少安全感。中國也一樣。中國嚴重懷疑美國“重返亞洲”的意圖,中國的軍事力量再怎麼發展,與美國加上其盟友的軍事實力相比也在相當長時間裏無望擺脫劣勢。日本有美日軍事同盟做後盾,而誰來為中國“協防”呢?

  韓國和朝鮮也都各自感覺不安全,東南亞國家感覺自己“很安全”的大概也沒有。“安全困境”在折磨東亞所有國家。從安全的保障性來看,至少在東北亞,日本應算是排在前頭的。

  作為綜合力量仍很強大、國家安全的保障度又總體上相當高的國家,日本大叫受到中國威脅,強化地區內的戰略互不信任,這的確是在東北亞帶了壞頭。

  中國的軍事實力最終全面超過日本大概很難避免。中國的經濟規模已經超過它,中國國家安全面臨的挑戰以及對國防的現實需求,都比日本更多。我們無法要求日本“理解”中國發展國防的必要性,但日本至少應當明白,中國這樣做不是反理性的,歇斯底里的,中國的做法是任何負責任政府都必須有的選擇。

  日本需要就應對中國崛起表現出戰略上的縱橫捭闔能力,而非沉浸在條件反射般的不安和恐懼中越陷越深。日本應清楚中國崛起的真正文化涵義和地緣政治涵義,不那麼輕率地就下戰略結論,甚至臆想中國崛起是“衝著日本來的”。

  中國崛起觸動的問題實際上超越了日本算計的東西,中國並非想做這麼大範圍的觸動,所有這些是是非非是國際政治本身的不確定性造成的,中國也很無奈。日本如果跟中國在一些安全問題上針鋒相對,也在一定程度上是大格局混亂帶來的“錯恨”。

  別讓“錯恨”變成中日之間在全球化時代的相互咬牙切齒,兩國歷史上有很多理由可以更容易促成這種局面。需要指出的是,它對日本沒什麼好處,日本不該為眼前的一些小利使勁往那種局面裏鑽。

  或許中日都應放鬆些,日本別用冷戰的眼光死盯著中國,評估中國變化。中國也別為日本對華有所警惕而不自在,一定要對日本的警惕做對等反制。東北亞處在非常敏感的十字路口,而紅綠燈的操控權在很多時候攥在美國手裏,各國不在這個路口撞車,也不刮蹭,這需要非常複雜而認真的把握。

編輯:許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