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及安全領域的多邊活動具有兩面性

時間:2012-07-11 10:44   來源:中國網

  冷戰結束、兩極格局終結之後,尤其是進入21世紀以來,多邊外交如火如荼、風光無限,許多國家首腦在此類場合一展風采,一試身手,似乎雙邊外交越來越失去本原價值和意義,似乎只有多邊外交才能更多更好地推動國際合作、解決國際重大問題,以至於把許多雙邊重大問題納入多邊外交討論框架。其實,應該清醒地看到,雙邊外交和多邊外交各有所長。

  在民族國家依然是國際核心單元和主體的世界,多邊外交同樣具有兩面性後果,如果一味迷信多邊外交、弱化雙邊外交,不僅不會維護國家利益,最終可能損害國家的戰略利益。因此,聰明的國家尤其是世界大國,可以不斷地設定並主動操作多邊外交話題,可以讓地區國家、世界多國盡可能參與多邊框架,但這些大國依然以雙邊外交為基軸和主線,謀取和維護核心以及戰略利益。其一再鼓吹的多邊外交至多是一種補充平臺,一種話語舞臺,一種外交手段。

  從歐洲到亞洲的一系列所謂多邊安全對話會、多邊經濟貿易合作組織,從地區性到世界性的一系列發展大會、金融大會、合作框架,無不可以看到這種影子。的確,克服金融危機、推動世界經濟成長和發展,推動地區性合作,推動發展中大國多邊合作,都有許多堂堂正正的理由。但在取捨之間卻必須保持頭腦清醒。過於迷信于多邊外交的國家,尤其是大國,有可能得不償失、為他人作嫁衣裳,同時卻耽誤了雙邊外交和戰略利益。

  7月9日至13日,第45屆東盟外長會議及系列會議將在柬埔寨首都金邊召開。主要包括東盟外長會議、東盟與中日韓(10+3)外長會、第二屆東亞峰會(EAS)外長會和第19屆東盟地區論壇(ARF)外長會等系列會議。在地區安全以及大國關係領域,這是定期的多年討論機制。中國同樣需要在此類場合莊嚴地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領土領海完整。堅持不宜在此多邊場合談論所謂“南海問題”,堅持在雙邊框架內解決有關爭端、捍衛國家主權的堅定立場,並在此基礎上探討與有關周邊國家共同維護地區和平。

  常言道“忠言逆耳利於行”。發展中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大國應當學會國際多邊合作的同時,對各類多邊平臺和框架保持一份必要的警覺。綠色經濟、可持續發展、節能減排、應對氣候變暖等各類名詞和命題,都是很好的概念,但發展中國家有沒有能力、有沒有實力,處於什麼樣的發展階段,理應履行什麼義務,都必須弄清楚、講明白。因此,對發展中國家而言,“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必須堅持下去,發展中國家的發展權必須堅持,發達國家必須對發展中國家保護環境、推行可持續發展提供足夠的便捷資金、技術援助,而不是製造綠色概念,借機對發展中國家大賺一筆,同時繼續封鎖高技術和先進設備。從這個意義上看,仍然並將長期是發展中大國的中國,與其他發展中國家一樣,既有相對的責任和義務,更有充分的發展權利,有向發達國家索取先進技術和先進設備的正當權利。中國堅持認為自己仍是發展中國家的表態無疑是正確的,是站得住腳的。

編輯:許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