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巨頭倚重亞洲市場

時間:2012-05-31 13:28   來源:人民網

  近日,全球最大的大宗商品貿易公司之一——托克將其名義總部從瑞士日內瓦遷至新加坡。全球市值最大的礦産商必和必拓,將在今年內關閉荷蘭海牙的煤炭和鐵礦石銷售中心,並將其資深交易員調至新加坡。世界礦業巨頭英美資源集團,也計劃在新加坡新開設一家交易公司。諸多大宗商品巨頭之所以對新加坡青睞有加,最為直接的原因就是受到低稅率的吸引。

  新加坡規定的大宗商品交易公司稅率為5%;相比之下,在瑞士日內瓦和楚格,稅率為10%;而倫敦的稅率更高達24%。如此一番對比,各公司在新加坡落地的成本優勢一目了然。除了低稅率的因素之外,新加坡毗鄰中國等亞洲新興市場的地理優勢,也是吸引大宗商品巨頭們紛至遝來的重要原因。目前歐美經濟恢復緩慢,大宗商品市場走勢低迷,許多大宗商品公司或較大寄望于亞洲市場。

  今年一季度大宗商品走勢不錯,2月份,監測大宗商品走勢的標普高盛商品現貨指數一度達到峰值。然而,目前大宗商品形勢卻不甚樂觀。標普高盛商品現貨指數較第一季度已出現大幅下跌。路透社發表于5月23日的文章也表示,大宗商品價格或將進一步下跌20%乃至更多;文章還稱,因全球經濟情勢疲弱,湯森路透CRB商品指數在刊文的前一週已經下跌至自2010年10月以來的最低位。在這種情況下,大宗商品公司紛紛尋求避險。

  英國《金融時報》引述托克財務總監皮埃爾洛裏內的話稱:“我們一直將業務集中在歐洲,但世界在轉變,亞洲變成了消費中心,我們想離客戶近一些。”正如洛裏內所言,大宗商品巨頭們或許正改變其以往的策略,期望依靠亞洲市場的需求,規避大宗商品價格下行的風險。

  當前,亞洲新興市場正著力解決基礎設施與國內製造業相匹配的問題,紛紛加大對於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大宗商品需求相當旺盛。大宗商品供應商有所預判,開始調整在亞洲市場的投資計劃,自然有其內在邏輯。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