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各色節日塑造文化認同

時間:2012-05-15 13:06   來源:人民網

  英國愛丁堡國際藝術節——交流碰撞迸火花

  每年8月,美麗的蘇格蘭首府愛丁堡都會迎來一次文化藝術的盛宴,以愛丁堡國際藝術節為主的多個文化節同時在這座名城華麗綻放,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和藝術愛好者。

  二戰中,英國許多城市受到破壞,但愛丁堡卻未受戰爭影響。戰爭導致歐洲的文化藝術生活凋敝,為了助推英國乃至整個歐洲文化生活復蘇並為其注入新活力,1947年,英國格萊德堡歌劇院總經理魯道夫·賓發起,並與英國文化協會英格蘭地區負責人亨利·伍德以及愛丁堡市的許多市民代表共同醞釀創立了愛丁堡國際藝術節,期望愛丁堡能夠“為人類精神之花盛開提供一個舞臺”。

  首屆愛丁堡國際藝術節成功邀請到了許多歐洲知名的音樂家以及英國高水平的音樂、舞蹈團體等參加演出,同時一些知名劇團還在愛丁堡多個劇院上演了莎士比亞的經典劇目。藝術節首次亮相就受到了廣泛的好評和歡迎,也為其後的高水平發展奠定了基礎。

  60多年來,愛丁堡國際藝術節一直以高標準、高水平著稱,努力追求“帶給觀眾世界頂級的藝術享受”,由于國際藝術節的門檻很高,很多民間藝術團體在其帶動下也自發形成了一些藝術節。在首屆愛丁堡國際藝術節期間,愛丁堡的電影公司同時舉辦電影節,後來發展成為知名的愛丁堡國際電影節。還有一些聞訊趕來的小型戲劇表演團體,由于不在邀請名單之列,它們只好在官方場地之外另辟一方舞臺表演,並逐漸發展成了“愛丁堡邊緣文化節”。此後,又逐步衍生出了軍樂節、國際圖書節、國際爵士樂節、國際科學藝術節和環境藝術節等多個相互獨立、特色鮮明的藝術節。

  保證大部分觀眾能夠體驗到藝術盛事是藝術節的宗旨。政府支持是愛丁堡國際藝術節多年來得以繁榮發展的重要保證。2011年的數據顯示,政府出資佔49%,接近國際藝術節預算的一半。有了政府補貼,除了部分歌劇和音樂會價格稍高外,大量的演出票價都在30英鎊以下,還有很多只收幾鎊甚至免費,提前在網上預訂還可以打折。親民的價格得以讓更多的遊客和觀眾體驗這一係列文化盛事。同時,酒店餐飲設施完備、價格低廉,網絡信息發布迅速及時等,也備受遊客歡迎,為藝術節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除了政府給予補貼的國際藝術節,其他的藝術節也在摸索中走出了新的商業發展模式之路。例如,邊緣文化節在1972年推出了“邊緣文化節最高獎”,吸引了大批渴望在業界嶄露頭角的戲劇新作來此同臺競技,第二年就有45部新作在此亮相,獎項也增加到了10個,讚助商和廣告商也紛至沓來,解決了藝術節籌集資金之困。

  據統計,2011年,僅愛丁堡國際藝術節的門票銷量就達到了258萬英鎊,所有12個藝術節的總收入超過2000萬英鎊,為整個蘇格蘭地區的經濟貢獻超過2.6億英鎊,其中4100萬鎊流入當地酒店住宿業,3700萬鎊流入當地餐飲業,同時每年還能創造超過5000個工作崗位,已經成為當地經濟發展的重要依托。

  愛丁堡市政廳負責藝術節活動的官員史蒂夫·卡德文指出,愛丁堡的藝術文化節不僅為當地帶來了經濟收入,同時也提高了公民的自豪感與歸屬感。

  自2006年開始為藝術節擔當總監的喬納森·米爾斯表示,“我們的一些演出票房非常好,但藝術節的成功與否不是盈利數字能夠決定的,關鍵在于它為不同文化的交流和合作提供了最好的平臺。”

  的確,包括中國和許多亞洲國家在內的全球多國的藝術團體都曾在愛丁堡國際藝術節上演出,在提高知名度的同時傳播了本國的文化。不同的文化碰撞與交流催生出的耀眼的新成果,也許是愛丁堡國際藝術節最令人期待的一部分。 (人民網駐英國記者 白陽)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