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美中在東亞能否權力分享

時間:2012-04-27 13:27   來源:環球時報

  美國《國家利益》5-6月號文章,原題:《亞洲的安全均衡》。明確跡象表明,面對中國崛起的挑戰及美日的相對衰弱,由美國主導的(東亞)舊秩序已難以為繼。舊秩序最早回溯至二戰結束,至今已有近70年。奧巴馬轉向亞洲並避免削減對亞洲的防務預算,都無法掩蓋美國對東亞影響力已今非昔比的現實。

  華盛頓喪失對東亞事務無與倫比的影響力,中國崛起是主要原因。數千年來中國就是主導亞洲的大國,如今毫不掩飾恢復昔日輝煌的渴望。這些夢想不再是空想,當代中國有實力實現。因此,中國復興帶來的戰略挑戰之複雜和嚴重,是美國或東亞國家未曾經歷的。

  美中能否權力分享?這個方案似乎不錯,因為可能促成和平過渡到一個新的國際秩序,但不太可行,原因有二。首先,任何美國政府都不會自願放棄權力給中國;其二,躋身強國之列的中國並非所向披靡,實力並非一定持久,因為它面臨環境、資源和人口的巨大挑戰,遑論還有競爭對手。雖然目前經濟不景氣,但美國並無徹底衰落跡象。説不定哪天,北京會突然面對捲土重來、堅決維護自己戰略利益的華盛頓。

  問題是,中美如何確保良性競爭,不演變為你死我活的爭奪。若北京維持當前其在西太的政治軍事政策,這將是困難甚至不可能的。美國深信,維持太平洋的海上霸權對美國安全重要,也關乎它作為全球頭號強國的地位。中國對美國在東亞海權的挑戰觸動了美國的這種信念,幾乎肯定會招致美在軍事和政治上的反制。

  美國的挑戰是制定更連貫的中國戰略,明確承認北京對資源的擔憂及隨之而來的保護西太海上航線的需要。面對中國近來的咄咄逼人,西方的解讀很多未能認識到這些。過去20年來,美國的對華政策堪稱大雜燴,有接觸、合作、競爭、防範及説教。在對北京的怨恨和敵意上升的情況下,美政府面臨的挑戰是確保不把中國當做美國內政策的替罪羊,或取代蘇聯成為新的戰略敵人。試圖妖魔化中國反而不利於美國在東亞的戰略利益。因為它會削弱中國的溫和派,引發針鋒相對的反應,從而加劇美中目前的緊張。

  簡言之,東亞舊秩序的解體造成那裏出現一種微妙的權力平衡。由於中國的地區野心,這種平衡本質上是不穩定的。中國懷有地區野心,這可以理解,美國決心盡可能地維持舊的地區主導地位,這也能理解。兩國是否能成功駕馭這種脆弱轉變,仍是這個全球變遷時代亞洲及世界所面臨的一個中心問題。(作者艾倫杜邦,喬恒譯)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