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總統候選人“大瘦身”

時間:2012-04-17 10:34   來源:中國網

  經過血與火的洗禮,埃及總算結束了納賽爾-薩達特-穆巴拉克相沿三代的“終身總統”時代,有驚無險地完成了全民公決、下院普選、上院普選,進行了制憲委員會委員推舉,離選舉最後一環——總統大選首輪投票只剩不到六周。可就在這節骨眼上,候選人問題又橫生枝節。

  今年3月民調顯示,可能參選的幾十位“準候選人”中,民調排名第一的是溫和自由派、阿盟前秘書長穆薩(Amr Mahmoud Moussa),第二是原教旨保守派薩拉菲“光明黨”候選人伊斯梅爾(Hazem Salah Abu Ismail),第三則是技術官僚、穆巴拉克時代最後一位總理沙菲克(Ahmed Shafiq),排名4-6位的是兄弟會的自由與正義黨候選人阿爾沙特(Khairat al-Shater)、曾在2005年參選總統並位居第二(儘管得票率僅7.6%)的努爾(Ayman Nour),及去年出任穆巴拉克“送終副總統”的現埃及情報總局局長蘇萊曼中將(Omar Suleiman)。

  然而4月14日,就在大選第一輪投票(5月23-24日)舉行預定日之前不到6周之際,埃及選舉委員會作出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的決定總共23名總統候選人中10人參選資格被“瘦身”,其中包括伊斯梅爾、阿爾沙特、努爾和蘇萊曼。

  此前薩拉菲派聲稱“美國和軍方聯手整伊斯梅爾”,已連續發動多日抗議示威,一方面力保伊斯梅爾參選資格,另一方面試圖推動議會立法,禁止一切穆巴拉克時代高官參選(這意味著沙菲克和蘇萊曼出局);而蘇萊曼則幾經搖擺後在登記截止日前兩天宣佈參選,,理由是“抵制原教旨思潮泛起”。連日來,國際觀察家紛紛猜測,軍方到底會站在哪一頭,沒想到最後的結果卻是連“左”帶“右”,不論舊政權派、原教旨派還是自由派,都有重量級人物出局。

  在此前進行的埃及下院選舉中,兄弟會系統的自由與正義黨獲得232席,佔498個直選議席中的46%,沙拉菲派的“光明黨”獲得113席,佔23%,原教旨派別共獲得69%的議席;在上院中自由與正義黨共獲得106席,佔180個直選議席的59%,光明黨獲43席,佔23.9%,原教旨派別共佔直選議席總比例82.9%。在至關重要的制憲委員會名單中,全部100名委員中有50人來自議會(下院37,上院13),其中自由與正義黨佔25名,光明黨11名,佔議員中制憲委員總比例72%,另50席則為各界功能代表。如此力量對比令一些溫和穆斯林派系、世俗政治派系和科普特基督徒團體擔心,埃及將“在民主外衣下走向原教旨專制”,而軍方也不免暗自擔心,自己的實權將被原教旨派別合法地、民主地蠶食殆盡。

  正因如此,原本實權比舊體制下小得多的總統,就突然成為各方勢力爭奪焦點:總統有權指定多達90名的上院議員,佔上院議員總數1/3,倘總統來自非原教旨派系,則非原教旨方和原教旨方尚能在“新埃及”政治舞臺保持權力平衡,反之,倘總統也是非原教旨派系人馬,則兩院778席中,原教旨係將佔壓倒優勢,其他勢力即便團結一致也難以抗衡。

  此次總統候選人的“大瘦身”怕也正因此而來,儘管表面上所有被“砍”的候選人都被找了個理直氣壯的技術理由,如伊斯梅爾被“砍”的理由,是有美國政府外交信函,證實伊斯梅爾的母親哈其姆(Hazem Abu Ismail)已于2006年10月25日獲得美國國籍(總統候選人父母必須為埃及公民);阿爾沙特是2007年被以“恐怖主義”和“洗錢”罪名判刑7年,儘管2011年3月他被釋放,但“可能未恢復公民權”;努爾則是在2005年大選後幾個月被判刑5年,儘管刑期已滿,但開羅法院4月7日稱,他的選舉權並未恢復;至於蘇萊曼和其他幾人,則要麼未湊齊候選人資格所要求的支援者簽名(30000個簽名,至少來自15個不同省份,每個省份至少1500人),要麼沒有某個在議會擁有席位黨派的推舉。但在被“砍”者看來,這就是“政治決定”。

  10人被封殺後,剩下的13人中影響力較大的,有前阿盟秘書長穆薩(Amr Moussa)、前總理沙菲克(Ahmed Shafik)、曾加入過兄弟會的溫和宗教領袖福圖赫(Abdel Moneim Aboul Fotouh),以及兄弟會推舉的替補候選人、自由與公平黨負責人穆爾西(Muhamed Mursi)。

  從目前情況看,最大受益者是穆薩,此人能力較強,立場中立,是舊官僚、軍方、民主派和兄弟會都能接受、至少都會排斥的折衷人物,甚至有人認為,蘇萊曼的匆匆參選和匆匆被砍,也是軍方為保穆薩而刻意安排的苦肉計,因為如此可表明軍方和憲法委員會“大公無私”,堵住薩拉菲派的口。

  “總統候選人大瘦身”會否導致大選流産,甚至爆發“第三次革命”?看來可能性不大。出局10人中,蘇萊曼虛晃一槍,努爾已是明日黃花,兄弟會看似激昂實則早有備案,且實際損失並不大,真正全心全意“憤怒”的只有“原教旨中的原教旨”——薩拉菲派,但這一派越“憤怒”,埃及內外對原教旨掌權的憂慮就會越大,最終恐反倒于他們不利。

  正如世紀基金會埃及研究員漢納(Michael W. Hanna)所質疑的,在大選投票前1個多月發生這件事,足以令人充滿疑慮:這個國家究竟誰説了算?一下取消10名候選人資格,其中3人是熱門人選,這只會讓人感到,埃及政治仍然是閉門政治、不透明政治,依然是軍方説了算。

編輯:樊玉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