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開發銀行11日發佈最新報告稱,雖然該地區經濟增長可能會放緩,但中國仍將是最強勁的經濟增長動力。這是對中國經濟的客觀評價。
在一些人看來,世界經濟正處於轉型期,中國經濟亦面臨轉型挑戰。中國的經濟問題與世界的經濟問題交織在一起,錯綜複雜,使中國經濟的前景似乎變得更加撲朔迷離。對中國經濟的預測似乎成為一道棘手的難題。亞行的報告對撥開迷霧看清中國經濟是有一定啟發意義的。這一報告通過對中國經濟的深入分析,同時又通過在不同經濟體之間進行認真的比較,對中國經濟作出了客觀判斷,正可謂有比較才會有鑒別。
世界經濟目前正處於尋找再平衡的過程中。每個國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即使是那些有更多積累的發達經濟體,也未必就會少一些難處。將中國經濟放到世界經濟、亞洲經濟的大環境中去觀察,將中國經濟與一些發達和發展中經濟體做橫向比較,就能夠看出其不同所在。
在比較中看中國經濟,方能認識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所在。西方一些經濟學家分析中國經濟,預測中國經濟,為什麼總會離譜?原因就在於,他們陷在了西方的經濟規律之中。經濟學是一門經驗科學,用西方已經發生的來解釋中國即將發生的,誤差必然是難免的。
一個積極的變化已經開始出現,越來越多的西方學者和專家開始嘗試用比較的方式來看中國。鄧普頓新興市場集團執行主席馬克 默比烏斯在題為《中國盛宴未散》的文章説,中國經濟將繼續展翅高飛。“即便你考慮到未來可能有所收縮,中國仍是全球增速最快的經濟體之一。從選股的角度看,市場調整也造就了一些頗有吸引力的投資機會。”
在比較中看中國經濟,還可以看出中國的經濟決策力與執行力均有相當強的優勢,中國沒有歐洲那麼多福利的包袱,也沒有養成“啃福利”的習慣,即使甩上一點也會激起社會千層浪,更不會出現美國兩黨相爭造成“我辦不成事,讓你也辦不成事”的膠著狀態。在比較中看中國經濟,同樣可以看到,中國的社會穩定為經濟發展構建了堅實的基礎。不止一位歐美經濟學家説過,與深陷債務危機的歐洲國家相比,中國的狀況要好很多。
穩定不是守舊,更不是停步不前,而是在穩定中求變革,以變革促穩定。世界經濟發展史上不乏這樣的先例,長期穩定的發展即使速度有時會慢一些,但也要遠優於那些大幅震蕩或反覆折騰的發展。中國這個有著13億人口的大國所擁有的最大一筆可持續發展的資本就是穩定。有了穩定的發展,中國經濟的活力就一定會持續不斷地噴涌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