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新亞洲戰略正中日本下懷

時間:2012-03-23 10:30   來源:新華國際

  今年1月5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宣佈新國防戰略,把著力點轉移至亞太地區,並表示將加強美軍在該地區的戰力。美國新軍事報告一經公佈,便在亞太各國中普遍引起反響。其中,日本作為美國長期以來的軍事同盟,對於美國新的亞洲戰略立即表示歡迎,認為美國的戰略調整將有助於加強亞太地區的安全形勢。

  其實,日本政府早在2010年12月17日的安全保障會議及內閣會議上就通過了新《防衛計劃大綱》和《中期防衛力整備計劃》。新《防衛計劃大綱》首次提出中國的軍事動向“是地區和國際社會的關切事項”,明確表示日本要將以往的“基礎防衛”轉向“機動防衛”,以應對恐怖襲擊、朝鮮導彈等各種事態。新大綱決定要加強應對能力,以防備沖繩縣西南諸島的島嶼被“侵犯”。新大綱的一個重大轉變是防衛戰略重點從過去的日本東北針對前蘇聯轉向西南針對中國,提出要加強西南諸島的防衛能力。不言而喻,美國新的亞洲戰略正中日本下懷。

  試圖乘機主導亞洲

  美國總統奧巴馬宣佈新國防戰略後,日本當時的防衛相一川保夫6日在記者會上表示對美國的新軍事戰略表示歡迎。對於美國新戰略有可能出現的削減國防費用,他認為不會對日本的安全産生影響。同時他表示,日美將通過各層次的磋商討論今後的安保體制。而日本媒體表示,日本將在美國的新戰略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在日美的軍事合作上。並且認為,美國是在面對中國崛起,其安全受到威脅的情況下,把軍事重點轉移到亞太的。《日本經濟新聞》評論説:“在對華軍事戰略上,日本西南島嶼是重要據點,只要強化這裡的防衛能力,就是為亞洲安全做出了重要貢獻。同時,日本自衛隊擁有大量的偵察巡邏機,能活用這些軍備資源,就可代替美國在周邊海域進行監視活動。”《讀賣新聞》説:“美國的新國防戰略期待的是盟國做出貢獻併發揮作用。日本不但要給予正面肯定,還必須在防衛上做出貢獻。去年,美國防長帕內塔訪問日本時,日美雙方就聯合監視、軍演及共同使用基地等加強合作進行了協商。為了維持日美的遏制能力,就必須深化這一合作並使之具體實施。”該報呼籲日本政府“應以重整軍備作為要務”。

  而就在美國剛一提出新亞洲戰略後,日本《産經新聞》透露説,1月17日,日本首相野田佳彥提出了名為“太平洋憲章”的新外交戰略,要使日本與盟國美國共同承擔地區主導的作用,試圖將中國及俄羅斯納入多邊機制。據透露,該戰略的基礎是,基於美國在經濟和安全領域更加重視亞洲的新動向,靈活運用已包括21個國家和地區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機制,通過經濟和安全這兩個支點,加強地區整體關係,並將於9月在符拉迪沃斯托克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峰會上呼籲國際社會予以支援。

  日本首相野田提出的“太平洋憲章”新外交戰略的主要目的是:首先,日本名曰為與盟國美國共同承擔地區主導作用,其實是想取得亞洲的主導權。美國宣佈新的亞洲戰略,日本試圖乘機借美國勢力抬高自己在亞洲的地位,與美國共同主導亞洲。這也是戰後多年來日本夢寐以求的。其次,矛頭直指中國,與美國一起圍堵中國。日本面對中國的日益強大,採取了種種手段企圖遏制中國的發展。這次美國新的亞洲戰略明確了要將中國作為主要對手,意在圍堵中國。這與日本的想法完全一致,這不僅能夠制衡中國,而且也能發揮牽制俄羅斯的作用。第三,日本可借與美國共同主導亞洲的機會,實現政治、軍事大國的美夢。近20年來,日本一次次地突破戰後和平憲法,向海外派兵,參與軍事行動,放寬武器出口限制,修改和平憲法,放棄專守防衛政策等。日本一旦實現與美國共同主導亞洲,勢必將有機會大力發展軍事,實施向海外擴張。

  但是,日本的想法只是一廂情願,未必能得到美國的真正認可。事實上,戰後以來的日美同盟關係是不對等的。美國一向不讓別國分享其領導權,更何況日本是戰敗國呢?一直以來,美國既想利用日本,又要控制日本。同時,亞洲國家對日本都有警惕之心。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