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喬布斯時代的蘋果令人失望嗎?

時間:2012-03-09 09:28   來源:新京報

  以硬體的穩步升級控製成本、賺取利潤,同時以緊密結合的軟體系統拓展功能、拉大與競爭對手的距離,這可能是後喬布斯時代的蘋果新戰略。

  這不是蘋果第一次讓人失望了。

  昨日淩晨,中國的果粉們和業界大佬們調整了自己的生物鐘,與美國人民一同目睹了“新iPad”的誕生,也帶著一絲失望入眠。因為帶有深刻喬布斯烙印的蘋果公司,非常喜歡做一些出人意料的事;以前喬布斯開發佈會時,最著名的一句話就是“One more thing”(哦,對了,還有一件事);而在這看似漫不經心的一句話之後,發佈的就是最重要的産品。蒂姆庫克主持的iPhone 4S和全新iPad兩次發佈會,恰恰少了喬布斯這種一劍西來的意外驚喜。

  這也讓很多懷疑論者的聲調更加高昂:失去了喬布斯的蘋果,創新力是否就此下降了?無論是iPhone 4S還是“全新iPad”,都沒有此前産品那種讓人眼前一亮、再恍然大悟的感覺,甚至看上去單純僅是硬體上CPU提高一些性能、攝像頭加多一些像素而已。而在外形上,更是延續了上一代産品,連廣為預測的“HOME鍵消失”,都沒有做到(其實在軟體上已經具備了這個條件)。儘管iPhone 4S的研發過程據説仍有喬布斯參與,但從喬布斯官方傳記的記載看,當時他的身體已經支撐不了高強度勞動了,所以,沒有他直接參與的兩款産品,似乎變得有些“平庸”了。

  但是結論不能這麼早就下。應該看到,即使喬布斯健在時,蘋果也並非每一代産品都相對上一代産品有革命性進步。iPhone一代橫空出世、二代完善了基本電話功能和智慧功能後,第三代3GS就顯得“平庸”一些,甚至落選了當年最暢銷和最有人氣機型。iPad一代震驚業界,二代就被一些人譏諷為“創新只在於那個模倣浴簾的智慧封皮”。

  從産品哲學上看,蘋果一年推出一代新産品,實際上也沒有動力和必要性去實現每一代對上一代的顛覆,反而是像現在這樣,新一代産品上市,上一代産品即降價並去佔領略為低端的市場,更為合理。硬體上的小步升級,也能夠最大化蘋果的利潤——畢竟每一代産品都重新開模、試驗,並像喬布斯那樣去滿世界找合適的玻璃,是存在相當多風險的。

  更重要的是,硬體的適度放慢,可以使公司在軟體系統上投注更大的精力。最近兩年,蘋果的主要創新都是在軟體上,無論是語音助理Siri的出現,還是配合新iPad的iPhoto、iMovie,都著眼在軟體角度發掘機器的潛能——而這也是其競爭對手最大的軟肋。無論是苦苦追趕的三星,還是安卓系統的研發者Google,其最大的弱點都在於“軟硬分家”,即開發軟體的無法充分發揮硬體性能,設計硬體的也無法掌握軟體的最新動態。這就使得三星、聯想等純硬體廠家推出的平板電腦擁有看似高企的性能,但一旦運作起來,無論是流暢性還是人性化,都要落後於iPad——甚至最老的iPad一代對比最新的安卓平板,仍然具有這種優勢。而在市場上,iPad一代的價格已經降至1500元以下了。在最新版iPad上,攝像頭所具有的“光學防抖”功能,更是必須結合軟硬兩者的強項,才能在平板上實現專業相機的功能。

  以硬體的穩步升級控製成本、賺取利潤,同時以緊密結合的軟體系統拓展功能、拉大與競爭對手的距離,這可能是後喬布斯時代的蘋果新戰略。

編輯:樊玉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