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訪美直指民心 “人性化”傳遞重大資訊

時間:2012-02-28 13:44   來源:中國新聞網

  當地時間2月15日,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到訪艾奧瓦州馬斯克廷市,並於27年前第一次訪問此地時結識的老朋友舉行茶敘。圖為習近平與老朋友敘舊場景。中新社發 

  中新網2月27日電 美國《僑報》日前刊文説,習近平善於“人性化”地傳遞重大資訊。直面民眾,直指人心。美中之間有了建立在民眾之間、政府與民眾之間密切聯繫,有了情感上的交融和觀點上的交流,美中兩國之間的信任才能增加,兵戎相見,反目翻臉的可能性就大大減低。這也許就是此次訪問,在禮儀與認識之外,最大的外交突破與實質收穫。

  文章摘編如下:

  二月份,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訪美,美國主流媒體集體圍觀,華人媒體更是將其視為頭號新聞。

  五天訪問期間,在華盛頓和洛杉磯兩地千里跟蹤採訪,兩次聽取習近平演講。筆者深刻感受到,美中關係這一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被建築在一個更為堅實的基礎上了。

  國際關係,由國際政治上權力分配的結果而決定,不同實力的國家在國際結構中所處的位置不同,是造成各國對外政策不同的主要因素,與國家的特質無關,更與領袖的特質無關,這是美國主流學派的看法。但事實上,領導人的個人特質與行事風格,極大影響著外交與國際關係。

  外交首先是高層外交,尤其是高層的個人外交。美國人也不排斥這種“關係學”,只是將其定義為“工作關係”。在華盛頓,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會長歐倫斯對我們説,美中領袖之間建立個人關係,將大大幫助於兩國關係。習近平訪美期間,拜登全程陪同,奧巴馬超時會晤。白宮一再説,習近平與美國高層建立了良好的工作關係。當然,這種工作關係,不僅有情人節的玫瑰授受,更有國家利益的你來我往,針鋒相對。

  外交更應該是公共外交。也就是説,外交不僅僅是政府對政府,更是政府對人民,以及更廣泛意義上的人民對人民。有觀點認為,美國冷戰的勝利,其實是公共外交的勝利。中國也有公共外交的成功案例。如“乒乓外交”已成經典。但更多的時候,針對民眾的公共外交是長期的弱項。這不僅有實力的問題,更有觀念性和體制性的問題。中國學者王緝思曾有過一個論斷:“中美關係是一個國家對一個社會的關係。”換言之,美國作為一個公民社會高度發達的國家,民間力量經常在中美關係中主導議題,而中國往往只能靠單一的政府外交來應對。

  這一次訪問,公共外交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也獲得了罕見的成功。它不是訪問中的點綴與花絮,而是行程中的焦點與重頭。習近平的艾奧瓦州馬卡斯廷小鎮之旅被稱為“敘舊之旅”。對於小鎮上的人而言,習近平不是訪問,而是歸來;不是貴賓,而是故舊。這給美國人傳遞的資訊是,中國本是老朋友。這比任何的宣傳更加有效。

  這樣的鏡頭,不限于在小鎮,而是貫穿在訪問全程。在15日的午餐會演講裏,聽到習近平在談到美中人民交往時,脫稿講了他經歷的鼓嶺故事,如何幫助一個美國人圓他生前的鼓嶺夢。在洛杉磯,看到習近平觀看 NBA湖人隊對太陽隊的比賽。前駐華大使洪博培對我們評論説,習近平善於“人性化”地傳遞重大資訊。

  美中之間的最大問題是“互信赤字”,而消除這一赤字,不僅要靠高層外交,更要靠公共外交,直面民眾,直指人心。美中之間有了建立在民眾之間、政府與民眾之間密切聯繫,有了情感上的交融和觀點上的交流,美中兩國之間的信任才能增加,兵戎相見,反目翻臉的可能性就大大減低。這也許就是此次訪問,在禮儀與認識之外,最大的外交突破與實質收穫。 

編輯:樊玉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