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南非“白人鎮”

時間:2012-02-08 14:16   來源:人民網

奧拉尼亞居民羅琳德克勒克在加工首飾。人民網記者 裴廣江攝

  奧拉尼亞在南非是一個不起眼的地方,開車從那裏穿過,很多人甚至不會注意到它的存在。然而它在南非卻非常有名,因為在這個黑人佔近80%人口的國家,它是惟一一個只有阿非利卡人(荷蘭人在南部非洲的後裔)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人們稱其為“白人鎮”。

  1991年,在南非從種族隔離制度向民主制度過渡的時期,11名為族裔前途擔憂的阿非利卡人在如今北開普省的奧蘭治河畔買下土地,在一片被遺棄6、7年的工地上開始建設新家。如今,奧拉尼亞的總面積已有70平方千米,人口近千,民房成排,綠樹成蔭,農田整齊。孩子們騎著童車在柏油路上歡快奔跑,人們見面都會熱情地彼此打招呼。

  “建立奧拉尼亞是出於一個政治理念——讓這裡成為阿非利卡人生存並能獨立做決定的地方,成為能保存我們文化的地方。”年近五旬的鎮長小卡爾波紹夫對記者説:“奧拉尼亞是一個年輕的小鎮,毫無疑問它還在成長。”他的父親卡爾波紹夫是南非種族隔離時期總理維爾沃德的女婿,也是奧拉尼亞的主要創建者之一。

  奧拉尼亞小鎮的標誌是一名正在挽起袖子的阿非利卡男子。嚮導約翰斯特裏多姆介紹説,這象徵著當地白人在時刻準備著獨立完成工作,從刷馬桶到修理花園,從種地到修路、建房,所有的體力勞動都由白人幹。已經76歲的阿皮波特斯仍開著大拖拉機運送廢石料修路,“一旦不工作我就活不下去了”,他坦言道。

  白人獨立完成工作、擁有自己的土地、獨立運作市政和學校等機構是奧拉尼亞存在的3個原則。當地人認為,只有這樣才能在這裡保存和發展阿非利卡人的語言、文化、傳統和信仰。也正是受到堅守獨立工作信念的鼓舞,奧拉尼亞的經濟得以蓬勃發展,尤其是種植業發展良好,僅核桃樹就有1.5萬棵,每年向中國出口核桃近百噸。

  奧拉尼亞還發行了自己的貨幣以發展內部經濟,匯率與南非蘭特相同。但此舉因讓人聯想到種族隔離和種族主義,而備受爭議。鎮長波紹夫説,他們反對種族主義,建立奧拉尼亞並不是為了隔離,只是不希望由別人來決定自己的命運。他説,南非第一任黑人總統曼德拉、現任總統祖馬等都訪問過奧拉尼亞,奧拉尼亞沒有妨礙南非種族和解,而是和解的一部分。

  在鎮上新開業的賓館院內,經理卡倫正在為兒子準備婚禮。她説,賓館連續兩個週末都被訂滿了,來這裡的人們絕大部分是阿非利卡人,因為“到這裡才能真正體驗到阿非利卡文化。”從約翰內斯堡來的阿非利卡人亨尼在樹下宿營,他説自己很喜歡這裡,這裡沒有犯罪,人們也很友好,辦事效率高,這些都是阿非利卡人的傳統。羅琳德克勒克在鎮上開首飾店,她1993年從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亞搬來這裡,為了有一個“新的開始”,因為那時南非大城市的治安已經開始惡化。

  在新買的農場內,小卡爾馬紹夫正在和大家規劃著小鎮的未來,計劃沿奧蘭治河開發一片住宅區。他們去年底還在北開普省的大西洋岸邊新買了一塊土地,準備在那裏也建一個奧拉尼亞這樣的社區。馬紹夫希望將其建成一個人口達25萬的城鎮,他説:“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