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應積極爭取國際金融“話語權”

時間:2012-01-11 14:13   來源:中國青年報

  新年來臨之際,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公開場合表示,中國應減少對國外信用評級機構的“依賴”,國內大型金融機構應加強內部評級的研究,更多“作出自己的判斷、避免盲目跟風”。

  周小川以少有的批評口吻稱,國際三大評級機構壟斷性較強,前瞻性不足。“一旦某公司出現問題,就大幅調低其評級,在問題發生之前,沒有前瞻性的判斷,放大了評估對象的好壞,加重了事態的發展”。這種“順週期”操作,導致形勢好時“捧到天上”,形勢壞時“落井下石”,加大了金融市場的波動。

  周小川的言論被業界評價為:“央行行長炮轟三大評級機構”,伴隨而來的是一場關於評級機構標準的討論。而這樣的討論在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之後已經進行了多輪。

  三大信用評級機構是“寡頭壟斷”

  2009年G20會議前,周小川曾公開撰文,批評美元對國際貨幣的壟斷。這一次“炮轟”,則是在三大評級機構對歐洲債務危機推波助瀾之際做出的。分析人士認為,這既可以看成是中國金融界高層對歐洲危機的某種策應,也可看做是中國借勢對不合理的國際金融秩序發出的嚴正批評。

  2011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3年之後,世界經濟復蘇依然乏力,美國主權信用評級下調、歐債危機加劇,輿論普遍認為標普、穆迪和惠譽這3家信用評級機構扮演了“推波助瀾的角色”。

  2011年年底,從希臘到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再到歐元區宏觀金融政策,評級機構連續發出了“降級”和“看空”的負面評價,這引發歐元區問題國家的融資成本急劇上升,甚至完全失去市場的融資能力。市場人士則稱,這又一次幫助國際對衝基金完成了做空歐元以牟取暴利的投機行動。

  在國際金融市場日益複雜的局面下,國際信用評級機構有點像“傻瓜相機”,因為金融衍生品氾濫、國際經濟形勢瞬息萬變,很少有投資者能真正把握潛在的投資風險,而“三大”機構用簡約化的分級,直接影響了金融市場各類産品的定價。同時,“三大”對國家主權債務的評級則直接影響著該國的國際融資能力。

  有人戲稱,一直以來,“三大”評級機構是“靠一張嘴吃飯的”,他們“説什麼是什麼”,市場總是“聞聲而動”,但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他們反而屢遭“口水戰”反撲。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副所長向松祚説,“誰能夠決定一國主權債券的信用級別和債券市場的價格水準,誰就站到了整個金融市場乃至整個經濟體系的權力之巔。”

  但美國“次貸危機”之後人們認識到,這種“神聖權力”顯然被濫用了。他們發現,掌握話語權和金融資産定價權的美國三大信用評級機構,並不是金融市場被動的旁觀者,相反,它們是次級貸款的垃圾債券的推動者和利潤豐厚的大贏家。

  據調查,金融危機爆發前,一份美國“次級抵押貸款證券”評級費用是每次3萬~5萬美元。穆迪公司在此類垃圾債券項目上的收入,從2002年的6100萬美元,激增至2006年的2.08億美元。標準普爾年收入從2002年的5.17億美元上升到2007年的116億美元,其中一半來自於這種金融創新産品評級。

  向松祚稱,三大評級機構製造和推銷有毒資産,不過是一種現代金融魔術。

  去年12月歐債危機愈演愈烈之際,歐盟各方對“三大”評級機構也是“罵聲”四起。葡萄牙總理科埃略指責説,穆迪的降級如同向別人肚子上“猛擊一拳”。歐盟委員會主席巴洛佐稱,穆迪降級的時機選擇和調降幅度,具有明顯的“反歐洲”傾向。歐洲央行行長特裏謝則稱,三大信用評級機構是“寡頭壟斷”。

  據稱,順應歐元區穩定的需要,歐洲最大的戰略諮詢公司羅蘭貝格國際管理諮詢公司,計劃組建一個由25家企業參與的集團,每家企業出資1000萬歐元,建立一個歐洲信用評級機構,以抗衡美國三大評級機構。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