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係“自古以來”愛恨交織

時間:2011-12-28 10:17   來源:新華國際

  【美國世界政策研究所網站12月14 日文章】題:中國和美國:愛恨交織的根源(作者《紐約時報》前總編輯西摩托平)

  當我們展望未來,展望我們在這個動蕩世界的安全狀況時,沒有哪項外交政策任務比確定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關係更重要。那將是危險的競爭關係,還是奧巴馬總統提議的互利夥伴關係?眼下一切都不確定。一些矛盾和誤解可能給未來蒙上陰雲。

  看看這個事實:穩步發展武裝力量的中國已經沿本國海岸部署反艦導彈發射場,這些武器能夠摧毀美國艦船。在南中國海,北京歷來聲稱對帕拉塞爾群島(即我西沙群島——本網注)和斯普拉特利群島(即我南沙群島——本網注)擁有主權。

  考慮到這些,儘管面臨削減軍事開支的國內壓力,五角大樓在當前的預算計劃中要求國會增加撥款,加強美國在西太平洋的武裝力量。奧巴馬總統上個月宣佈計劃在澳大利亞的一個新基地部署 2500名海軍陸戰隊員。國務卿希拉裏站在馬尼拉灣的一艘美國軍艦上重申美國和菲律賓的軍事聯繫。

  但是,與這種緊張關係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北京現在有超過12.5萬出類拔萃的年輕人在美國的教育機構就讀。看看這些情況:中國是美國的頭號債主,持有超過1萬億美元美國國債,而且還在購買更多。大批中國人在北京的麥當勞購買可樂和漢堡;在梅西百貨這樣的商店裏採購成套服裝——我敢説,你找不到幾件沒有“中國製造”標簽的衣服。

  中國與美國接觸過程中存在的這些矛盾和衝突是雙方自古以來愛恨交織的關係産生的結果。你必須追溯到這個關係的根子上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國領導層當前的行為、政策和意圖。

  我在長達半個世紀報道中美交往的過程中發現,雙方的關係一直是模糊的,對抗的。

  【美國世界政策研究所網站12月20日文章】題:中國對美國:合作超過競爭(作者西摩托平)

  許多人對中國大力建設海軍的戰略意義表示擔憂。這些行動包括從烏克蘭購買一艘航空母艦,這是中國第—艘改造的航母。它還大力擴張潛艇艦隊,其中一些是核動力潛艇。但中國人也許只是把加強海軍看作必備的防禦舉措。中國仍有不安全感。貿易是中國的生命線——帶來其製造業基礎和糧食生産所必需的原材料,其中大部分來自美國,用於養活其迅速增長的人口。而自相矛盾的是,正是美國海軍把守著通向中東港口的海上航道。在這些航道行駛的油輪提供了中國58%的進口石油。中國設想本國海軍能令其減少對這些航道的依賴。北京已經部署了驅逐艦去打擊索馬利亞海盜活動。

  美國在臺灣問題上與中國的對抗仍是兩國最易引發爭論的問題。目前各方在南中國海和臺灣海峽通道上的軍事集結必然會提升由於偶發事故或錯誤估計造成的海上或空中衝突。

  展望未來,建立與中國持久的夥伴關係並無奧巴馬總統所説他要尋找的絕對公式。這兩個世界經濟和軍事大國在一定程度上的競爭不可避免。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