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撤軍後的伊拉克什麼樣?

時間:2011-12-22 10:27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美國最後一支駐伊拉克軍隊進入科威特境內之後,美國國防部長帕內塔12月18日簽署官方文件,正式結束伊拉克戰爭。美國撤軍後的伊拉克什麼樣?

  安全堪憂

  從2003年3月20日到2011年12月18日,伊拉克戰爭持續了近9年。當年,美國以伊拉克隱藏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並暗中支援恐怖主義為藉口,繞開聯合國安理會,公然單方面決定對伊拉克實施大規模軍事打擊。在找不到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情況下,美國又提出了“擴大自由和民主”的口號。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幫助伊拉克人民懲治了“獨裁者”薩達姆。2003年12月14日,薩達姆在家鄉提克裏特被捕。2006年12月30日,薩達姆被絞刑處死。此外,9年多的戰爭造成大約4500名美軍士兵死亡、超過10萬伊拉克人喪生,受傷者更不計其數。

  美國總統奧巴馬2009年1月就任後,2月27日宣佈美國將從伊拉克撤軍的計劃,在2010年8月31日前,從伊拉克撤離大部分軍隊,2011年底前撤回全部剩餘部隊。看來,他沒有食言。

  然而,作戰部隊撤出後,包括首都巴格達在內的伊拉克全國各地局勢堪憂,各類自殺式爆炸襲擊事件頻發。美國總統奧巴馬則説,隨著伊拉克戰事結束,伊拉克的未來將由伊拉克人自己掌握。

  政局動蕩

  美軍12月18日撤離,伊拉克政壇19日的動蕩就引起國際社會關注。伊拉克內政部19日説,伊拉克最高司法機構最高法律委員會以涉嫌參與恐怖活動對副總統哈希米下達逮捕令。

  伊拉克最高法律委員會成立的5人調查組目前尚未就何時執行逮捕做出決定。已被逮捕的哈希米手下保安人員供述稱,哈希米事前獲悉或指使嫌疑人實施數起恐怖活動,包括路邊炸彈襲擊和針對安全部隊人員的襲擊。哈希米所屬的政治派別“伊拉克名單”曾抵制國民議會會議。“伊拉克名單”方面認為,總理馬利基試圖借助對哈希米採取法律行動,打擊主要敵對派別“伊拉克名單”。

  此外,總理馬利基還向國民議會提交申請,要求通過對副總理穆特拉克的不信任案。穆特拉克也是“伊拉克名單”成員,曾稱馬利基為“獨裁者”。

  留有“尾巴”

  美軍從伊拉克撤出後,美國還在伊留有龐大的外交人員。美國駐伊拉克使館有大約1.5萬人,是美國在全球最大的使館。有媒體評論説,美國是留有“尾巴”的撤軍。

  美國在巴格達的使館就像一個龐然大物,面積0.44平方公里,相當於教廷城大小,使館人包括1000名外交人員和數千名安保公司僱員。還有消息稱,美國政府未來將再出資雇傭5000名安保人員駐防美駐伊使館。這意味著未來使館內配備武器、具有戰鬥力的人員將近萬人,且這些安保人員多為美國復員軍人。

  這不禁讓人産生聯想:伊拉克石油資源豐富,戰略位置重要,美國的撤軍不是真的心甘情願,而是迫不得已。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