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義夫“落網記”

時間:2011-11-23 11:20   來源:國際金融報

在卡扎菲(左)和兒子穆塔西姆(中)死亡後,次子賽義夫傳出被捕的消息

  國際刑事法院首席檢察官辦公室11月22日宣佈,在獲悉利比亞前領導人卡扎菲次子賽義夫被捕的消息後,該法院首席檢察官當天已飛往利比亞首都的黎波裏,會見利比亞執政當局領導人,就賽義夫被捕一事進行協調。

  想讓卡扎菲次子賽義夫“關掉”的人不少,歐盟堅持要求他到海牙接受審判,但英國並不想這樣做。利比亞“過渡委”也表示,一定要在國內審判。分析人士認為,爭奪賽義夫的背後是一系列不為人知的內幕:表面上,西方想把賽義夫引渡到海牙;事實上,西方根本不願牽扯進這個複雜的審判過程。賽義夫口中的秘密涉及英國政商兩界諸多大腕,如果他將洛克比空難的內幕曝光,可能會給美國和英國外交帶來一場災難,所以賽義夫今後將是個“不定時炸彈”。

  與高官們糾纏不清

  布萊爾在2004年拜訪了卡扎菲,並促成了聯合國解除對利比亞的制裁。賽義夫稱布萊爾是“卡扎菲家族的私人朋友”,並説他已經拜訪利比亞“很多很多次”,卡扎菲家族甚至包攬其一切活動費用。2003年至2008年,賽義夫在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攻讀碩士和博士。他的博士論文涉嫌抄襲,布萊爾也幫他“擺平”。此後,學院接受了卡扎菲家族一筆價值150萬英鎊的捐款,並因此飽受批評。

  布萊爾急切地想成為賽義夫的朋友。2003年,為了促成卡扎菲放棄使用化學武器,布萊爾積極開放利英兩國貿易,而賽義夫理所當然地成為了中間人。卡扎菲住所中發現的信件證實了這一點。信中顯示,布萊爾及隨後的首相布朗都對利比亞和英國石油公司(BP)之間的交易進展備加關注,而布萊爾的私人顧問安吉亨特更是在BP謀得了高級執行官的職務。

  銀行家奈特羅斯柴爾德也是賽義夫的好朋友之一,他將賽義夫引薦給英國前商務大臣曼德爾森勳爵、現任財政大臣喬治奧斯本以及曼德爾森勳爵的朋友俄羅斯鋁業大亨奧列格德里帕斯卡。曼德爾森勳爵還曾與賽義夫談起過1988年洛克比空難的製造者、利比亞阿拉伯航空公司前保安主管阿卜杜拉巴塞特邁格拉西。有人懷疑他運用權力促使邁格拉西提前獲釋。

  此外,英國王子安德魯也捲入其中。他曾邀請賽義夫前往溫莎城堡和白金漢宮,並多次作為貿易使者拜訪的黎波裏。

  卡扎菲看不起他

  前妻的一番話,透露了“卡扎菲看不起賽義夫”的驚人秘密。在賽義夫被捕前夕,一名自稱他前妻的女子在接受烏克蘭《共和報》採訪時透露,賽義夫吸毒,並有家庭暴力傾向。現年29歲、自稱納迪婭的女子説,她在一家莫斯科高檔夜總會做脫衣舞女郎時結識了賽義夫。她現在四處躲藏,擔心生命受到威脅。納迪婭説,她曾與賽義夫結婚,“我想有一個正常的家庭,但賽義夫想一個人過,和眾多情人廝混”。儘管沒有證據表明她確實曾與賽義夫結婚並在兩年後離婚,俄羅斯和烏克蘭方面依然準備嚴肅調查她的故事。如果她的言論屬實,她可能成為賽義夫受審時的關鍵證人之一。

  “我們按宗教傳統完成了婚禮,可家裏沒人把我當女主人。沒有人尊重我。賽義夫希望我唯命是從,但我無法忍受。”她説,“這讓我很難過。更可怕的是,他還吸毒,毒癮發作時無法自控。”説起卡扎菲,納迪婭坦言賽義夫怕他父親,“就像怕火一樣。卡扎菲看不起他,因為他內心太軟弱。”

  多個“下場”猜想

  出賣賽義夫的是為他及3名保鏢引路逃往國外的嚮導,現在他被關閉在西部城市津坦。俄羅斯專家魯吉克伊斯庫任認為,利比亞反抗運動會在賽義夫被捕後愈演愈烈,為爭奪權力、石油和水資源。

  也有報道稱,賽義夫並不是被抓獲的,而是被圖阿雷格人交給了“過渡委”,目的是為了換取他們的運糧車隊。居住在利比亞、阿爾及利亞和尼日邊境地帶的圖阿雷格人曾保護了賽義夫一段時間,但該地區由於乾旱陷入饑荒。

  目前,國際上就利比亞新政府如何審判有多種爭論。利比亞政府有可能趁此機會表明既往不咎,也可能各派系之間對此爭議不休。如果賽義夫在利比亞境內受審,利比亞可能會就此統一,或進一步分裂。最佳的情景是,利比亞各黨派都同意不對賽義夫處以絞刑,但這也只能在利比亞“過渡委”選舉出新政府內閣之後才能決定。

  賽義夫可能會在法庭上力證自己的清白,並表明他此前想改革卡扎菲政權的決心和所採取的措施。

  不論他們之後的表現如何,只要考慮到卡扎菲統治利比亞長達42年之久,幾乎所有的利比亞人,特別是受過高等教育的高端人才都曾與卡扎菲政權有著脫不了的干系。單從此點出發,對賽義夫的審判就有許多可能性。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