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爭當美“最鐵”盟友

時間:2011-11-22 15:08   來源:環球時報

  對澳大利亞來説,亞洲和美國,哪一個更親?美國總統奧巴馬在澳大利亞宣佈駐軍計劃的同時稱,“在這個世界上,美國沒有比澳大利亞更好的朋友了”。但對澳大利亞人來説,要回答這個問題顯然糾結得多。今年是美澳安全同盟60週年,60年來,對於美國在亞洲發動的戰爭,澳大利亞一場不落,堅持跟美國“同進退”。澳總理自稱與美國關係“鐵”是因為兩國共同的價值觀,許多澳大利亞人甚至在遇到危急情況時忘了本國的報警電話是“000”,直接撥打美國的報警電話“911”。但澳大利亞真的會像一些人説的那樣成為美國的第51個州嗎?澳輿論對此並不看好。

  澳想當美“在亞太軍事代表”

  “美國發現‘第五大陸’——澳大利亞’”。近來奧巴馬宣佈在澳駐軍計劃讓美澳關係成了世界媒體的焦點,德國《明鏡》週刊以“未來聯盟”為題稱,美澳此舉重塑新時代聯盟關係。文章稱,60年來,澳大利亞是美國人最可靠的合作夥伴。在20世紀下半世紀以來的戰爭中,澳一直戰鬥在美國身邊。

  澳大利亞被稱為“最小的大陸”,但也有人認為它不過是大號的島嶼。由於遠在南太平洋,本土很少發生戰爭。然而,對美國在亞洲發動的戰爭,澳大利亞一場不落。上世紀50年代,澳大利亞為朝鮮戰爭提供了5000多名士兵,死傷1873人;六七十年代,澳為越南戰爭派兵5萬多人,死亡450人;在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中,澳大利亞人更是招之即來。儘管美國的一些歐洲盟友已經從阿富汗撤軍,但澳大利亞在死亡30多人的情況下至今仍有1500名軍人駐紮在阿富汗。近日,又有3名澳大利亞士兵死在阿富汗,澳民間要求撤軍的呼聲進一步高漲,但政府堅持一定要等到“使命完成”。這樣的態度深深感動了奧巴馬。17日,他在澳國會特別會議上發表演説稱,“在這個世界上,美國沒有比澳大利亞更好的朋友了。”

  對澳大利亞來説,西邊的亞洲是澳大利亞發展的廣闊依託,但澳卻一直不肯放棄對美國的依靠。澳大利亞曾經想做“亞洲和西方的橋梁”,但許多媒體認為,現在澳大利亞更想借美國提升自己在亞太的地位。德國《時代週報》稱,奧巴馬自稱是美國第一個“太平洋總統”,澳大利亞無疑是想升級為這個太平洋總統“未來在亞太的軍事代表”。美澳關係甚至讓美國在亞太最重要的盟友日本也感到一絲危機,日本共同社日前擔心稱,美在澳駐軍可能影響美日戰略部署。

  幾乎不對美國説“不”

  澳大利亞是個西方白人打造的移民國家,面積是整個西歐的1.5倍,但它的人口僅2200萬,比中國臺灣還少。恐懼感和孤獨感使澳大利亞人認為,有靠山才會安全,它先是依賴英國,後又投靠美國。新加坡《聯合早報》21日把澳大利亞和美國的其他盟國作比較稱,與加拿大等不同,澳大利亞最早是下層罪犯的流放地,缺乏自立自主精神,依賴母國英國。“珍珠港事件”發生後,日軍迅速打敗遠東的英軍,澳大利亞發覺母國無法保護自己,尤其是日本空襲達爾文港之後,澳對迫在眉睫的“黃禍”嚇破了膽。當時澳總理科廷迫不及待地懇請麥克阿瑟直接統率所有澳大利亞軍隊。這是美澳軍事同盟的起源,澳大利亞也由此形成了依賴美國軍事保護的心態。

  在談到澳大利亞民眾如何看與美國的關係時,《環球時報》記者的一名朋友戴維斯帶著調侃的語氣説,由於受美國影響太深,許多澳大利亞人遇到緊急事件不撥打自己國家的報警電話“000”,而撥打美國的“911”。顯然許多澳大利亞人確實把自己的安危都寄託在山姆大叔身上。記者查了一下,澳媒確實有過這樣的報道,當時一名自由黨議員甚至建議,既然澳民眾已習慣911,政府就應改過來。

  在社會層面,最令世界熟悉的澳大利亞名人不是改成美國籍,就是在美國發展。美國的新聞集團老闆默多克就來自澳大利亞。好萊塢的奧斯卡影后妮可基德曼、《國王的演講》訓練師扮演者拉什也都來自澳大利亞。近年,美國更是為澳大利亞人移民美國特別設置一類新簽證,一旦獲得這類簽證,可以在美國工作和居住兩年,並可無限續期。也有美國人移民澳大利亞的。出生於美國的澳歷史學家默斯勒2003年曾公開稱,在未來50年內澳有可能會變成美國的第51個州。

  美國的盟友不少,但像澳大利亞這樣從來不説“不”的很難找。澳大利亞和日本被稱為美國亞太安全戰略中的南北兩錨。但近年來,日本頻頻大聲向美國説“不”,但澳卻從來不對美國説“不”,依然故我地對美國言聽計從。德國國際媒體研究所中國問題專家夫羅裏揚盧佩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澳大利亞跟美國這麼“鐵”,不僅亞洲人不理解,實際上歐洲人也有些出乎意料。澳大利亞是英聯邦國家,移民中有大量的歐洲人,但澳大利亞卻更青睞美國。

  腳踏兩隻船還是兩頭為難

  近幾十年來,澳大利亞面臨的情況發生了變化。如今中日韓分別為澳大利亞第一、第二和第五大貿易夥伴,而美國則退居第三。特別是中國,既是澳第一大貿易夥伴,也是澳第一大出口市場,並首次成為澳第一大服務貿易出口市場。這令澳大利亞人開始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認為既要重視美澳軍事同盟,也不能因此得罪亞洲。BBC20日稱,澳國防部長史密斯否認澳接受美在澳駐軍是針對中國,並稱中國的反應是“適度的”。

  英國《金融時報》稱,在一些高瞻遠矚的外交官提醒下,澳大利亞成為最早認識到中國經濟潛力的國家之一。1985年,當時的澳總理霍克邀請中國領導人胡耀邦訪問澳西部偏遠地區、擁有豐富鐵礦石儲藏的皮爾巴拉。在某種意義上,這是當前澳大宗商品繁榮的開端。

  澳大利亞想腳踏兩隻船:一邊繼續受益於美國提供的保護傘,另一邊自由地與蓬勃發展的中國開展貿易。但《金融時報》警告稱,澳可能開創又一個地緣政治先例——成為被夾在中美兩大強國中間的首批國家之一。澳《布裏斯班時報》刊登的一系列讀者來信似乎代表了許多民眾的困惑,一位署名列維的讀者説,“過去60年中,澳大利亞跟著美國在多個國家打仗,但既沒有改善安全狀況,也沒有為自己贏得朋友”;另一名讀者保羅皮爾斯認為,“駐軍只能讓本地區更加不穩定,受益者是誰?反正不是澳大利亞。” (李景衛 紀雙城 青木 陶短房)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