説辭職偏不辭職 菅直人底氣何在?

時間:2011-07-12 14:16   來源:解放日報

  菅直人以辭職為誘餌度過了 “內閣不信任案”的危機,然後又以三法案通過為條件答應在8月末之前辭職。但還沒等“倒閣派”回味過來,菅直人又釋放了要在10月10日訪華參加辛亥革命100週年紀念活動的資訊。那麼,菅直人何以出爾反爾,他到底想做什麼,只是因為貪戀權位嗎?事情未必如此簡單。

  去年,菅直人之所以能夠成為首相,是因為民主黨內“反小澤”勢力無法推出合適的人選,才抬出了他這個已經被邊緣化的人物作為代表對抗小澤。另外,菅直人與“反小澤”派還有一個默契即在外交上回歸日美協調主義,但是,市民運動出身的左派菅直人與“反小澤”派前原誠司在外交上的基本立場是有差異的。當“反小澤”派玩釣魚島牌失手之後,菅直人便開始擺脫政治傀儡的狀況,而此時黨內要他讓出權力的動向也越來越明顯。不過,大地震讓他躲過了政治獻金案,黨內外聯合演出的“內閣不信任案”的失敗又讓他度過了一場政治危機。如今,法律程式已經沒有辦法迫使他下臺了。

  儘管核泄漏的處理不當讓菅直人威信掃地,但是“棄核電”的國內外大趨勢卻又一次讓他看到了政治前途的曙光。也就是説,逐步削減和最終廢止核電站,成了菅直人的政治抓手。他的這個構想不但讓東京電力公司遭受損失,核電站的推動者——自民黨議員也將受到打擊,就連民主黨內曾經擁戴他的人也感到了威脅,這就是6月初“內閣不信任案”被提出的基本背景。但是,菅直人在被稱為“日本比爾蓋茨”的孫正義的支援下開始推行可再生能源特別措施法案,他向所有反對者表明,如果包括可再生能源特別措施法案在內的三個法案獲得國會通過,他將在8月末之前辭職,從而給黨內外的對手出了難題,也使自己在這場政治鬥爭中掌握了主動權。

  對於反對者來説,支援可再生能源特別措施法案等於削弱自己的政治力量,但如果反對這個法案,菅直人將理直氣壯地拒絕辭職。就在菅直人的敵人猶豫不決的時候,菅直人又連續出招,提出要訪華參加10月10日的辛亥革命紀念活動。其實,借紀念辛亥革命改善日中關係,並不是菅直人一時的心血來潮,早在去年他上臺不久就提出了這個構想。他的外交政策顧問、歷史學者松本建一早就對包括菅直人在內的民主黨政治家進行了歷史教育,松本的基本觀點是:宮崎滔天、梅屋莊吉、山田良政等日本的仁人志士參加和支援了辛亥革命。日本與中國一起紀念辛亥革命也是借回顧二十世紀中日關係存在合作面的事實,拓展今後中日合作之路的一個步驟。

  總之,地震之後,特別是“內閣不信任案”的失敗,使這位平民出身的首相終於得到了喘息的機會。因為同一屆國會只允許提出一次不信任案,民主黨的章程裏也沒有有效的讓黨代表下臺的措施,儘管菅直人在黨內已成了少數,甚至連仙谷、前原等曾經的擁戴者也開始 “逼宮”,但是只要菅直人自己不辭職,別人已經奈何不得他了。在日本的政治文化中,各派輪流坐莊是基本常識,所以安倍、福田和麻生甚至鳩山都遵守了這一信條顧全大局宣佈辭職。但庶民出身的菅直人與上述幾個“官二代”不同,他有堅定的信念,他曾表示過即使支援率跌到1%也不會辭職。菅直人雖然成了孤立的“一匹狼”,但同時也獲得了做自己想做的事的機會。他既然“欺騙”了鳩山,還會“欺騙”仙谷,他6月份沒辭職,8月份也未必辭職,説不定真會來華為改善兩國關係做點貢獻。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