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餘裏,隔離天日……”唐代詩人杜牧筆下的《阿房宮賦》描述的“天下第一宮”近期引起輿論關注。古都西安計劃投資380億元再造“新阿房宮”的消息令許多人擔心,拆舊建新的阿房宮是否又會成為一個燒錢的形象工程?抑或是借遺址公園之名,行房地産開發之實,最終會對阿房宮遺址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壞?(8月8日 新華網)
眾所週知,阿房宮是封建集權者奢侈淫靡的享樂之地,也是一個朝代衰敗的象徵,其表面繁華的背後是役夫的悲慘與民生的艱難。項羽火燒阿房宮,杜牧寫《阿房宮賦》,其目的都是警示後人,勿要重蹈覆轍。倘若一個一直作為反面教材出現在中國歷史上的建築,真要被鉅資重建,那麼對於這種歷史價值的顛覆,我們要怎麼去跟接觸到這段歷史的孩子們解釋呢?
更何況,真文物的價值,是假古董無法企及的。有些歷史建築,與其將其重建得完美無瑕,不如保持其殘缺的原貌,以更好地讓人們正視歷史。當年一家民間機構試圖重建圓明園時,便遭來一片罵聲,因為斷壁殘垣才是那段歷史的見證人,保持其一片廢墟的歷史風貌,早已成為國人的一種普遍共識與要求。
然而,在某些地方政府眼裏,經濟效益才是衡量文化價值的唯一評價尺度。近年來,在“曲江模式”的啟發下,各地重建古城的新聞不時見諸報端,而且多是以百億計的大手筆。當然,搞文化開發只是醉翁之意,更多的還是利用文化為經濟搭臺——通過前期投入打造景區,拉動週邊商業項目,獲取土地升值收益,借機撈取政績資本。
地方政府這點如意算盤在實際操作中卻並不都能如意。由於急功近利、攤子鋪得太大且項目負債率高,盈利前景並不看好。此外,在大拆大建過程中,容易産生拆遷糾紛,不利於社會和諧穩定,這些都可能導致工程最終功敗垂成。因此,“新阿房宮”的決策者不妨好好回顧下那段歷史,並深入基層傾聽各方意見,重拾對歷史的敬畏和對經濟發展規律的尊重,一意孤行怕是只會弄得難以收場。(段思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