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卡手續費下調得“有些小氣”

時間:2013-02-26 14:24   來源:濟南日報

  執行了近10年的刷卡手續費25日起開始調整。餐娛類、一般類、民生類、公益類刷卡消費手續費均下調,其中餐娛類下調幅度最高達37.5%,由此前2%的整體費率下調至1.25%。不少中小企業商戶表示,費率下調後可以考慮安裝POS機。(2月25日《新京報》)

  去年5月份就獲批的下調銀行卡刷卡手續費,最終在日前正式成行,值得欣慰。可以肯定的是,這是一種銀行方面讓利的體現,據統計顯示,各銀行為此將縮減約75億元的收入,當然,這也將直接惠及各行業及商戶約75億元——— 這對於促進商品流通和商業經營,以及最終影響到消費末端,無疑都是一個值得肯定的信號。不過,在筆者看來,這次刷卡手續費的下調,顯得還是有點“小氣”。

  此次下調刷卡手續費,銀行方面將為此“損失”約75億元,佔其刷卡收益的約23%,看上去似乎“步子不小”,但國內銀行業一年的利潤高達一萬億元,即使全部費用“豁免”,也只不過讓出300億元利潤——— 這筆錢放在銀行整體利潤之中,也只是九牛一毛。理論上説,處於國內“暴利”地位的銀行業,完全有能力一年讓出約300億元的利潤。更何況,這筆單純的利潤受損只是一個“僵硬”的數字,如果綜合考慮因為“豁免”刷卡費之後給銀行帶來的長期收益,只會是一個穩賺不賠的買賣,這還不算因為銀行讓利促進內需、促進商品流通帶來的正面社會效益。

  某種意義上説,高昂的銀行收費已經成了制約社會經濟發展和公眾獲益的絆腳石。譬如:據中國烹飪協會相關調查,北京一家年營業收入近6億元的餐飲企業,凈利潤不足5000萬元,而一年的刷卡手續費就近700萬元。如此高昂的手續費,如果真正“讓利”並“釋放”到市場上,會給國民經濟帶來多大的收益呢?

  從各國的實踐來看,繼續大幅度減免甚至是完全免除手續費,也絕非不可能。以一些發達國家為例,美國的大銀行多數要求儲戶賬戶餘額不低於1500-2000美元。只要達到這一要求,銀行就不收取刷卡手續費;以瑞士最大的聯合銀行(UBS)發行的銀行卡為例,UBS銀行向客戶提供三種卡:賬戶卡(不透支、不能刷卡購物)、MAESTERO卡(不透支,能刷卡交易)和信用卡(能透支,能刷卡交易),MAESTERO卡不能跨行使用,但所有刷卡服務均免費。日本的銀行收費項目是按照營業時間,營業時間免費服務,每天21點前都不收取任何費用。

  這些經驗,非常值得借鑒。國內銀行其實也完全可以採取“獎勵式”刷卡的方式,如商家刷卡金額達到一定程度不僅免費還“獎勵”積分;又如,可以科學合理地給客戶分級,讓客戶享受不同的收費標準,鼓勵更多的消費者刷卡消費,以此促進經濟更健康、更穩定、更輕鬆地向前發展。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