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分配改革關鍵在“方案”之外

時間:2013-01-06 14:03   來源:羊城晚報

  公眾期盼已久的《收入分配體制改革總體方案》,據稱原定於去年6月出臺,此後出臺時間又兩度推遲,至今仍然是“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最新的消息是,收入分配改革的方案已經基本成型,目前正在做進一步的修改和溝通,如果順利的話,方案將在今年全國“兩會”前出臺。

  從2004年啟動調研算起,制定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可謂一波三折,好事多磨。去年以來,制定方案的過程明顯提速。去年3月14日,溫家寶總理在全國人大會議中外記者招待會上表示,在他任職的最後一年,政府要做幾件困難的事情,第一件就是制定收入分配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去年10月1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安排部署四季度經濟工作,其中一項就是制定收入分配體制改革總體方案。而從方案出臺時間一次次被推遲的情況看,今年全國“兩會”前方案能否正式出臺,仍然難以確切預知。

  據報道,收入分配改革方案之所以如此“難産”,主要是因為相關利益群體明裏暗裏從中作梗,甚至一些參與制定方案的部門和單位,本身就是收入分配改革的阻力。比如,方案徵求意見稿提出調整利益結構分配,要求限制國企高管的收入,將國企上繳利潤比例提高到50%,就遭到國企和國企主管部門的強烈反對。分析人士指出,以貪腐官員為代表的權貴利益群體、以壟斷企業為代表的壟斷利益群體和以房地産業、資源行業為代表的地産和資源利益群體,是妨礙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出臺的三大“禍首”,在他們的干擾和阻撓下,方案中關於破除壟斷、限制壟斷部門和壟斷行業收入等內容,不但無法成為基本共識,反而有被抽空或“拿下”的危險。相關利益群體的干擾、阻撓導致收入分配改革方案“難産”,一方面説明方案的一些內容的確觸及到了他們的痛處,另一方面也表明,在當下中國,這些利益群體具有超強的遊説能力和博弈能力,能不能排除他們的干擾和阻撓,敢不敢搬動他們的“奶酪”,是收入分配製度改革能否切實推進並取得成功的關鍵所在。

  收入分配改革總體方案立足於“體現大的要求、搭好大的框架、解決大的問題”,嚴格説來只是一個原則性的提綱,尚未涉及工資制度、稅收制度、國企制度等領域的具體內容。就是這樣一個“粗線條”的改革方案,在制定過程中也遭到相關利益群體如此強烈的反彈,那麼不難設想,即便總體方案能在今年全國“兩會”前正式出臺,在接下來制定工資制度、稅收制度、國企制度等領域的配套改革方案時,這些利益群體必然使出更大的力氣進行干擾、阻撓;更不用説在改革總體方案和配套方案都制定完成,收入分配改革全面啟動後,如果以“真刀真槍”打破壟斷,以實際措施搬動相關利益群體的“奶酪”,改革將面臨多麼巨大的阻力和沉重的壓力。

  和其他很多改革一樣,收入分配改革需要一個原則性的總體方案,但制定總體方案只是改革邁出的第一步,收入分配改革的關鍵步驟和攻堅環節,其實都在總體方案之外,甚至在收入分配改革本身之外。收入分配改革不能是一項單兵突進、單刀直入的改革,它需要和行政體制改革、司法體制改革等更深層次和關鍵領域的改革相互配合、相互促進,需要不斷完善制度、擴大民主、夯實法治,強化公眾對公權機關的監督制約。只有在這種“大改革”格局下,收入分配改革才能喚起公眾的廣泛參與,並獲得制度環境的大力支援,也才能以雷霆之勢打破壟斷,以攻堅之力排除三大“禍首”的干擾阻礙。

  我們對收入分配改革總體方案抱有熱切的期待,對改革的艱巨性、複雜性更要有清醒的認識。改革總體方案正式出臺指日可待,但真正的改革博弈才剛剛開始。(潘洪其)

編輯:扶海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