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貧富差距是一項系統工程,唯有構建社會共識,才能為政策突破創造條件。而構建社會共識第一步,不妨從公佈官方版基尼系數開始
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在京發佈的報告顯示,2010年中國家庭的基尼系數為0.61,大大高於0.44的全球平均水準。(12月10日《京華時報》)
儘管數據非官方版,但發佈本次數據的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是西南財經大學與中國人民銀行總行金融研究所共同成立的公益性學術調查研究機構,其結果具有相當的可信度。其基尼系數為0.61的數據以及“世所少見”的結論,都充分説明瞭時下國內貧富懸殊的狀況,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程度,也為加快收入分配改革,縮小貧富差距提供了數據支撐。
基尼系數作為衡量收入分配差異程度的一個指標,具有很重要的參考價值。發佈相關數據是國際通行做法。如在美國,官方機構都要例行發佈相關統計結果,比如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的報告顯示,2010年美國的基尼系數達到0.46,從1979年到2007年,美國最富的1%人口的收入增加了2.75倍,而最窮的20%人口同期收入只增加18%,富人收入增幅為窮人的15倍。調查顯示,美國的貧富差距同樣在不斷擴大,而數據的公佈,又為相關分配政策的出臺創造了理論條件。
有知情權才有監督權。發佈官方版基尼系數,不僅是對公眾知情權的尊重,更重要的是要傳遞出進行分配改革的資訊。然而,從2000年公佈中國基尼系數為0.412之後,官方再也沒有對這項統計公佈過具體數字。國家統計局的《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統計監測報告(2011)》中,也僅有“2010年基尼系數略高於2000年的0.412,實現程度為79.8%”這樣模糊的表達。
2011年國民經濟運作情況發佈會上,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就基尼系數問題回答記者提問時指出,之所以未發佈全國的基尼系數,是因為到目前為止,國家統計局尚未建立全國統一的城鄉居民住戶調查體系,沒有取得全國統一可比的居民收入,還不具備計算全國基尼系數的基礎。雖然相關專家對其合理性和現實性進行了解讀,但有幾個問題仍需要得到解答,一是既然沒有基礎和條件,何以之前曾經公佈?這個數據又是基於什麼呢?二是《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統計監測報告(2011)》中的“略高於2000年”又是如何計算出來的,而“略高”又高到什麼程度呢?三是現在沒有條件,什麼時候才能創造條件,給外界一個準確的交代呢?更重要的是,在民間和世界級機構都能有調查結果的情況下,何以國內專業的統計機構不能突破現有條件限制呢?
要公佈總是有辦法的,不公佈也總是有理由的。不過,不公佈並不能掩蓋實際情況。真正負責任的態度,是直面問題存在,坦誠地傳遞出真實的情況,以便為政策調整打下基礎。
消除貧富差距是一項系統工程,非一朝一夕所能解決,而唯有構建社會共識,才能為政策突破創造條件。而構建社會共識第一步,不妨從公佈官方版基尼系數開始。